3月21日,众多红学家与昆曲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日前刚刚在北京长安大戏院演出的昆曲《续琵琶》的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这部已经封存了300多年的经典,再度登上舞台,对于红学家和昆曲界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历史时刻。 这是为了纪念曹雪芹祖父曹寅逝世三百周年,由曹雪芹学会和北方昆曲剧院联合挖掘整理的昆剧《续琵琶》。此次座谈会的举办对更好地保护与传承以曹雪芹、《红楼梦》为代表符号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昆曲有“百戏之祖”的美称,发展至今已有六百年的历史,《续琵琶》是曹雪芹的祖父曹寅的一部昆剧著作,其创作、上演时间最晚不会超过1703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众所周知曹雪芹的家族与昆曲有着不解之缘,不仅《红楼梦》中有大量的昆曲演出的描写,并通过这些描写来带动情节的发展,塑造人物的性格,《续琵琶》的名字更是借贾母之口直接出现在作品中,对昆曲的研究,不仅可以有助于研究曹家的家世、曹家的生活方式,也可以加深对《红楼梦》的理解。但是三百年来,《续琵琶》并未像《西厢记》、《长生殿》、《牡丹亭》那样在舞台上保留下来,一些权威的昆剧目录汇编也未收入此剧,该剧已经在舞台上绝迹,因此现在的复排与公演,带有强烈的抢救、复原意义。“立字成像”28天 《红楼梦》第五十四回中,曹雪芹特意提到祖父曹寅创作的《续琵琶》及剧中的《制拍》一折。曹寅的友人刘廷玑在《在园杂志》一书中,也曾描述过该剧的演出详情。但《续琵琶》除了在家班演出外,诞生300多年来从未公开演出过。现在能看到的《续琵琶》剧本,仅有国家图书馆保存的残抄本35出。 这部传奇佳作在书本里藏了300多年,但“立字成像”真正搬上舞台却只用了28天。兼任导演和主演的涂玲慧说,曹寅在昆曲方面的造诣非常高深,剧中曲牌设置和表演提示都非常精准,为今天的创作者排演该剧铺平了道路。 学术研究挖出“金娃娃” 自首演以来,《续琵琶》已经演出5场,原本只是为了研究之用的演出,却得到红学界和昆曲界、戏曲界的齐声赞美。胡文彬感慨地说:“没想到曹学研究竟然挖出来个‘金娃娃’。” 除去学术研究价值, 《续琵琶》的艺术价值也不容忽视。昆曲以往给人的感觉就是咿咿呀呀的“水磨腔”,细腻有馀而力量不足。但《续琵琶》却兼具阴柔与阳刚之美,优雅精致之外也有浑厚苍凉、大气磅薄的美。全剧以北曲为主,兼有南北合套,整体感觉大方稳重,让观众得以窥见昆曲的另一面。名角荟萃“梅花”开 别看这戏规模不大,小小舞台上却有涂玲慧、王振义、魏春荣三位梅花奖得主。曹寅的剧本打下了一个好底子,众多昆曲表演艺术家的精湛表演则使锦绣文章更添锦绣。 魏春荣饰演青年蔡文姬,扮相甜美,嗓音动人心扉;王振义饰演的董祀清隽儒雅,表演潇洒俊逸;涂玲慧饰演中年蔡文姬,身段细腻,水袖功更是一绝。在 《制拍》一出中,涂玲慧现场自弹古琴,演唱《胡笳十八拍》,令人印象深刻。最初的演出中,涂玲慧只做抚琴的假动作,由专业的古琴老师在一旁配音。为了更好地体会蔡文姬的悲愤辛酸,涂玲慧决定自学古琴。她花了整整一年半的时间来学习,纤细的手指被琴弦割得伤痕累累,终于能弹得像模像样,“我觉得只有自弹自 唱才能更好地宣泄情感,每次唱的时候我的心都在抖,眼眶里都含满泪水。” 据悉,该剧今年还将演出多场,不仅要走进中国国家大剧院和北大、清华等高校,还将前往台湾进行交流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