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ward,33岁,英国人,与中国未婚妻明明一起生活在伦敦。近日,他们刚刚在伦敦买了房子,完成了简单的装修,准备搬到新家中。
说起他们刚买的房子,由于面临伦敦高昂的房价,两个年轻人都无力应对,双方的父母都在首付上帮了忙。然而比起明明,向家人要钱对于Edward来说可是一件大难事。
Edward的妈妈几年前去世了,留下了一笔遗产,遗产的继承权是Edward,但是只在爸爸也去世后才生效。爸爸70岁时在相亲网站上认识了一个在肯尼亚的英国女人,就飞去了肯尼亚,用那笔钱结了婚,开始了在那边的生活。
对于Edward来说,需要向父亲要钱来支付首付实在是无比尴尬,他拖了好久才向父亲开口,也只是提到可不可以提前要一些母亲当年留下的遗产用来支付首付。
当然,父亲并没有犹豫并表示很愿意帮Edward的忙。可是和明明的父母比起来所不同的是,Edward的家人只是把这当做提供给儿子的相对平等的帮助,而并不是家人的义务——有义务为子女买房,有义务帮子女在一个城市安顿下来。
Edward说,在他的家庭或其他英国家庭,更多的情况是,你需要告诉父母你需要他们的帮助,不然他们就会认为你过得很好,不会为你操心。
Edward也聊到了他的成长过程和父母对他的教育,他说父母对他并没有太多期待,也从不会拿他和别的孩子比较,他们总是告诉他,“世界上那么多人,总有人比你好,只要做到自己能做到的最好的,要开心,要独立。”
而明明的成长历程却是在不断地被和别人家孩子比较中走过来的,明明说庆幸自己一直以来很争气,总是父母眼中比别人家孩子都强那么一点的孩子,父母向来很引以为豪。而这里的“争气”当然主要指的是成绩,明明在讲到这里时,Edward感到十分费解。
Edward说在西方的成长教育中,所谓的“争气”的指标可能要多元太多了,也许因为你爱读书,也许因为你善于社交,也许因为在其他领域的各种不同的天赋。而在他看来,中国式的教育导致很多的孩子在完成学业后突然面对社会时,很迷茫,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
两个人都已经离开父母生活很久了,他们都各自表示和父母的关系很好,但是关系模式却完全不同。明明的父母要求她每周打一次电话回家,每次电话都要打好久。最令Edward匪夷所思的是,大部分电话总以明明的哭泣结束,似乎每一次和家人通话,明明都会情绪激动,有时是因为家人催明明早日回国安顿下来,回到父母身边,大多时候只是因为想念。
而Edward和父母的关系在他独立以后就各自独立平等,偶尔互相问候交代近况,却不会互相干涉彼此的任何决定。Edward的大学是拿着银行提供的学生贷款读完的,自从18岁以后,即便是读书期间也一直坚持打工,做各种不同的工作。
Edward说,在西方,每个年轻人在二十岁左右的时候,身上所肩负的家庭期待就是找到自己的位置,能够自己立足于社会。父母总对Edward说的一句话是:“我不能一直照顾你,不然你永远是个孩子。”
在明明或者任何中国人的视角看来,这样的关系多少有些疏离和冷淡。但是Edward反问道,到底什么是关系亲密彼此在乎呢?中国式的父母大多时候到底是在乎子女还是想要控制子女呢?这的确引人深思,也许很多时候我们都混淆了 “在乎的情感”和“控制的欲望”,或者很多的中国式父母只是以在乎之名,行控制之实。
Edward和明明在四、五年来感情一直很好,可是说起Edward和明明父母的关系,却是有些尴尬。Edward似乎并不能理解中国式的孝道以及对长辈的尊重:他不理解为什么他见到明明父母时不能叫他们的名字,而要叫“叔叔阿姨”;不理解为什么大家一起在中国餐厅吃饭的时候,明明的爸爸会当众教训明明,会把明明骂哭。他没有任何顾忌的表达他对明明父母的无法忍受。
Edward提起,明明的爸爸一直希望明明和Edward去香港工作买房,明明的爸爸在广东,这样去看望他们就十分方便。并且明明的爸爸提出买了房要给他一把钥匙,他就可以随时出入小两口的公寓,帮他们做饭,照顾他们。
Edward几乎要被这一提议激怒了,他当时就对明明说,如果真的在香港买房,明明的爸爸去拜访一定要按照约定俗成给房主24小时的提前通知。回忆起这段故事,两人都笑了。
说起他们以后的孩子,Edward表示一定要以英国的方式来教育,明明也基本赞成。她说她感到了父母带给自己的种种压力,并不希望自己的子女承受这些。比起亲密的家庭关系,她更希望自己的子女独立,做最好的自己,而不是父母最好的子女。
| 今日华闻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ihuawen.com 2010-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