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察评论 / 悲伤的艺术

悲伤的艺术


伊丽莎白一世时代:莎士比亚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在欧洲文学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被喻为 “人类文学奥林匹克山上的宙斯”。

莎士比亚被称为戏剧史上四大悲剧家之一。

他的创作生涯通常被分成四个阶段,他最初热衷创作喜剧。但是,从1595年的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开始至1608年为他的“悲剧时期”。

人们通常所称的“四大悲剧”包括《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这四部戏剧故事均取自欧洲的历史传说,剧中男主角皆具有强烈的悲剧特质。

这几部戏剧作品多次在全世界被改编并搬上舞台,莎士比亚戏剧中蕴含的巨大悲剧张力和人物命运的多舛辗转也令世界观众感受到其魅力。

维多利亚时代:哈代

托马斯·哈代 (1840-1928),英国诗人、小说家。他是横跨两个世纪的作家,早期和中期的创作以小说为主,继承和发扬了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学传统;晚年以其出色的诗歌开拓了英国20世纪的文学。

哈代的作品反映了资本主义侵入英国农村城镇后所引起的社会经济、政治、道德、风俗等方面的深刻变化以及人民(尤其是妇女)的悲惨命运,他的作品大多以英格兰西南部地区为背景,其中悲剧故事《德伯家的苔丝》和《无名的裘德》最为出名。

哈代的小说具有浓厚的悲观色彩。他认为苔丝和裘德的悲剧都是冥冥中由神的意志安排定当的,无论人们怎样努力和反抗,总逃不脱神的意志的主宰。

他的小说在情节结构的安排上也反映出宿命论观点,导致主人公悲剧的每一个步骤,都被写成是不可避免的事件。有时作者还用神秘的预兆、诅咒等手法来渲染悲剧的必然性。

哈里王子“在伊拉克阵亡”雕塑

在伦敦举行的布里奇艺术展上展出了这样一个雕塑,雕塑中假设阵亡的英国哈里王子躺在英国国旗前,头盔中充满鲜红的玫瑰。雕像制作者、艺术家丹尼尔·爱德华兹(Daniel Edwards)说,他的创作灵感来自哈里王子愿意随军去伊拉克服役的举动。

爱德华兹说道:“每个人都知道他去了伊拉克会是个大目标,但他还决定去打仗。雕塑多多少少代表他在危险中的意愿,这是他的命,反映的是勇敢。”

在雕塑中,哈里王子反映了战死在伊拉克的真实士兵,给人们带来对战争悲剧的反思。

爱德华兹说,人们对伊拉克战争越来越冷漠也是他创作这一雕塑的动机之一。他说:“或许这个纪念物可以使越来越多的人们站出来说话,也使他们更关注战争。”

英国经济不景气 “女王”上街乞讨

一尊神似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女乞丐雕塑出现在了英国伯明翰市中心圣菲利普大教堂附近,引得路人纷纷围观,还有不少人信以为真地向“女王乞丐”雕塑施舍零钱。

这尊“女王乞丐”雕塑背靠建筑物坐在街边,上半身穿着一件简陋的毛皮外衣,下半身套在一个略显肮脏的睡袋里,身旁摆放着一个供人施舍的皮箱。

雕塑作品出自一位名叫埃德加·阿斯科洛维奇的立陶宛青年雕塑家之手。这一作品还为埃德加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雕塑每半小时就能收到约6英镑的施舍,不过没过多久,埃德加和他的雕塑就被警察要求离开。

埃德加两年前以交换学生的身份来到英国,目前刚刚从伯明翰大学艺术系毕业并决定定居英国。

创作“女王乞丐”雕塑作品的灵感来源于英国当下不景气的经济现状。他说:“我时常在想,如果经济情况再恶化下去,女王也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浪者,那时情况会怎样?”

挽救消失的“亚特兰蒂斯”

英国雕塑家Jason deCaires Taylor于2009年在墨西哥坎昆海岸建成水下博物馆Subacuatico de Arte,又推出全新的水下艺术作品——现实版的亚特兰蒂斯,展现自然海洋栖息地遭到破坏的现状,再次引起艺术界的轰动。

在这组神奇怪诞的新作中,不仅包括一柱名为“没有回头路”、由水泥铸造而成的弯腰弓背的女人雕像——暗指加勒比海珊瑚礁正日渐流失,还有另一尊名为“自焚”的雕塑,其描绘了一个孤独燃烧者的形象。以上作品大多由海洋水泥制成,并以不锈钢材质作为扩展部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雕塑将会被疯长的、呈明黄色的活火珊瑚覆盖起来,宛如一团火焰。

提及自己的创作目的,贾森称,借以这些作品,他想强调:人类所拥有的资源正不断流失,地球正在经受剧烈的人为改造,后代很可能无法看到如此丰富多彩的物种和奇特的原始珊瑚,在他的作品中处处暗含着这种淡淡的忧伤和缅怀。

扭曲的身体和心灵:弗朗西斯·培根

弗朗西斯·培根(1909-1992年),是一位生于爱尔兰的英国画家。1945年36岁时,他以《三幅十字受刑架上的人像习作》油画参加英国伦敦拉斐尔画廊联展,一举成名。他的画激昂、扭曲、愤怒、痛苦的人体,真正触动战后英国人受战争残害、死亡的阴影笼罩的心灵。撒切尔夫人曾经对培根做出这样的阐述:“那一位画那些可怕的画的人”。

培根的同性恋情人佐治·戴亚(George Dyer)自杀后,培根因为过度悲伤而变得颓废。在随后几年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因失去情人他所承受的痛苦。他的名画《室内的三个人像》中的人物正是戴亚,在三种不同状态下的痛苦姿态。三幅画的画作面积庞大(198×441CM),几乎占据了整面墙壁,站在它面前,不管画家本人如何克制,一种悲凉之气仍然扑面而来。

2013年11月13日,他的三联画《弗洛伊德肖像画习作》在纽约拍卖会拍出1.424亿美元高价,刷新艺术品拍卖价最高的世界纪录。

英国退休老人:临摹安抚我丧妻之痛

英国布里斯托尔的一名退休老人,临摹了数百幅世界上最伟大的绘画作品,并签上自己的名字,每幅作品售价高达1200英镑。

据悉,这位名叫麦克的退休老人曾经是一名平面设计师,今年已经是66岁高龄。当被人问及何时开始从事绘画时,他悲伤地谈到,自从妻子逝世以后,自己就搬到了布里斯托尔,绘画帮助他克服了丧妻之痛。他还提到,他从来没有学过艺术,不过在素描方面有惊人的天赋,以前当学徒的时候就被师傅安排在素描办公室工作。

麦克的临摹作品涉及领域之广令人惊叹,包括达芬奇,卡拉瓦乔和亨利·沃利斯等顶级画家的作品,都在他的画笔下重现经典。

《罗密欧与朱丽叶》被选为“最浪漫美术作品”

英国著名调查机构YouGov与英国艺术品基金会(Art Fund)联手开展的一项关于评选十件“最浪漫美术作品”的调查。结果显示,71%的英国民众心目中“最浪漫的艺术品”是一幅描绘罗密欧与朱丽叶深情一吻的油画《罗密欧与朱丽叶》。

该幅油画出自英国画家弗兰克·狄克西(Frank Dicksee)之手。狄克西1924年被选为英国皇家艺术院院长,1925年被授以皇家爵士爵位。

《罗密欧与朱丽叶》(1884)目前陈列于英国南安普顿市美术馆,表现的是罗密欧与朱丽叶这对悲剧爱侣在婚礼初夜后离别前的匆匆一吻,而当时他们并不知道这也将成为他们爱情生涯的最后一吻。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威廉·莎士比亚著名戏剧作品之一。戏剧讲述了两位青年男女相恋,却因封建家族仇恨而遭不幸,最后导致两家和好的故事。在这部经典戏剧中,莎士比亚在喜剧和悲剧之间来回切换,增进了紧张气氛。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最新加入

最新评论

dengbao20190516_126_com: twitter上有个人说去年十月美国已经有疫情了。https://twitter.com/_fuckyournorm/status/1241029757761982464 查看原文 06月12日 17:02
dengbao20190516_126_com: 《人在温哥华》报道称“死亡人数逼近9万 美卫生部长开始甩锅有色人种”https://info.vanpeople.com/?action-viewnews-catid-50-itemid-1075907 查看原文 06月12日 16:55
dengbao20190516_126_com: Infotagion媒体写了一篇关于“事实检查:COVID-19是由美国军事实验室制造的吗?”大家来看看吧https://infotagion.com/factcheck-was-covid-19-created-by-a-us-military-lab/ 查看原文 06月12日 16:47
amp13319216570_163_com: dfewfew 查看原文 04月17日 16:50
amp13319216570_163_com: 大国风范qqq 查看原文 04月16日 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