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察评论 / 正在衰落的英国传统行业,能否等来黎明?

正在衰落的英国传统行业,能否等来黎明?


来英国之前,总是对英国的书店、唱片店或是早餐店充满了好奇与向往,那些老电影中的偶遇场景、悠闲的早午餐时光,无一不发生在这些不列颠的小店里。然而随着各种商业街的兴起、大品牌的侵入,很多英国传统行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本期记者走进了这些沉淀着历史的行业,探寻他们生存背后的艰难,呈现出英国“夕阳产业”背后的辛酸。 (本报实习记者 罗恬)

店主 Raymond

我做厨师已经有20年了,会做英式早餐,意大利餐,之前我一直在这个店里帮别人打工,三个月前我用自己的积蓄从前店主手里盘下了这家店。但是自从我盘下这家店以来我发现经营并没有我想象中的容易。这里位于伦敦二区,租金很贵,每周都要付很多的水电燃气费,还要买食物的原材料。而且这家店很老了,看起来很旧,我需要钱把它翻新一下,否则没有顾客愿意来。我不知道为什么最近生意越来越冷清,你看看我的菜单,我的食物并不贵啊,但是旁边的印度炸鸡店好像生意都比我好。虽然说炸鸡店和我是不同种类的食物,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还是会给我带来竞争压力。

但我觉得更大的竞争压力来自于同一条街的Tesco或者Sainsbury,现在的人都越来越忙了,没人有时间坐下来等我给他们做一顿早餐。同样都是三明治,可我的是新鲜的、现做的,Tesco里的是冷藏的,但人们好像越来越没空吃我做的三明治了,他们都想直接去Tesco买个现成的就走。

我现在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人手不够,我想要雇佣一个人帮我,但我的会计告诉我,雇一个人每个月要交给政府三百镑的税,光税就要三百镑,除了税我还要给人家发工资,这笔开销我现在完全负担不起,但我又很需要有个人帮我,有时候客人一多,没有帮手我的动作就会相对慢,客人会等很久,这样他们下次可能就不来了,这个问题让我很苦恼。

我也知道,为了让生意更好,我要翻修店面,我要再雇个员工,但现在生意不好,我没有资金这么做,之前在盘下这家店的时候我已经花光我大部分积蓄了。利息太高我也不想向银行贷款,所以现在我就只能祈祷假期的时候顾客能多点了。”

店主 Tim Derbyshire

”我经营这家唱片店三十多年,已经很累了,决定将店铺转让。经营唱片店基本上是不赚钱的,我之所以能支撑这么久完全是因为我对音乐的喜爱。我的店虽然处于市中心,却在一个小巷弄里,最近由于附近的施工,我的生意就更不好了。特别是近几年,由于互联网的发展,任何你想买的唱片都能很方便地从网上买到,还能送货上门,因此越来越少人会大老远跑到我的店里来挑唱片了。其实不光是我的店,别的唱片店都这样,我的店因为历史悠久,还算是有点生意的,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也依然入不敷出。过去几年由于次贷危机,伦敦的经济受到很大影响,顾客没钱消费自然我这生意也不好。

我现在不期望这家店能卖大钱,只希望买下这家店的人能够继续经营唱片行业,我这里所有的唱片都会原样转让给他,即使亏一些我也无所谓,但这家店必须继续卖唱片。”

店主 Howard

我们店里主要是卖跟Beatles有关的纪念品,还有很多跟披头士有关的老唱片,但这里的顾客主要是过来买纪念品的,之前我们也有想过增加唱片的供给,但慢慢我们发现来这里的顾客基本上都不买唱片,他们宁愿买海报、或是Beatles其他的周边产品。但我们这里的唱片其实都是质量很好的,有很多黑胶唱片,大部分都是当年第一次发行保留下来的。不过我也理解顾客,成本太高,别说是买唱片的成本高了,你买一台黑胶唱片机也是需要成本了,现在有很多电脑连光驱都没有了,难怪唱片市场会越来越冷落。披头士最经典的就是他们的音乐,而现在的游客只买印有他们照片的茶杯和海报,我觉得很可惜。”

雇员 Mo Waise

你别看我们这个店在市中心,但店里生意一点也不好。偶尔会有一两个顾客进来,总是嫌贵,但我们的产品都是手工生产的,而且质量也好,你可以看出来,做工有多精细。但是顾客现在好像都只图便宜,还拿我们的产品跟Primark比,这怎么能比呢。不过这条街上的所有连锁品牌,比如H&M,Zara什么的,生意都比我们店里好很多,我也知道他们的优势在哪,他们款式新、更新快,虽然质量差了点,但现在的年轻人好像不在乎。

因为这里租金太高,每周要4000镑,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降价。但降价之后我们整个店就感觉档次降低了,质量这么好的东西,却要和Primark这种店拼价格,真是悲哀。”

随着时光的流逝,总有一些伴随着人们记忆的东西随之暗淡。但这些行业真的老了吗?它们在未来真的要消失了吗?我不确定,但我知道,我们留不住时间,却可以珍藏时光为我们留下的礼物。本期记者探访了位于伦敦乐器一条街Denmark Street的两家店铺,以及大英博物馆附近的一家政治书店。让我们来听听他们是如何在英国经济萧条的时代无奈却也乐观地为梦想或生计运营着自己的店铺。 (本报实习记者 陈雨鸥)

店主Brian Rowe

“我经营了三家乐器店,主营吉他、贝斯和键盘乐器,都在这条街上。生意都还不错,因为我们的店在伦敦,伦敦的中心位置。可以说这里是世界上卖乐器最好的地方,无论是对顾客来讲还是对我们店主来说。世界各地的游客来伦敦,他们也许会买一把吉他带回家。巴西人和美国人是最大的消费群体。

像我们这种乐器店在英国的其他城市经营并不容易。英国的经济很不景气,不光是英国,整个欧洲的经济都不好。虽说这种经济的萧条对伦敦没什么影响,但对像卡迪夫、曼彻斯特、纽卡斯尔或者格拉斯哥这样的城市都有很大的影响。虽然它们都是英国的大城市,但是不像伦敦那么富有。现在工人阶级的人数增长了,相对来说中产阶级就变少了。买吉他的顾客大都来自于中产阶级。但在伦敦,有钱人太多了。比如我有一个顾客,他10岁的儿子想练吉他,他老爸想都不想就给他买了。在伦敦以外的那些城市情况就不同了,工人阶级不想花那么多钱买乐器。还有一个原因是喜欢音乐热爱艺术的人都在伦敦。如果你组建了一个乐队,那么你肯定要来伦敦发展而不是在卡迪夫,因为在伦敦你才能卖出唱片。为了维持生计大量的音乐家都来伦敦发展。在这里你能看到各种各样玩音乐的人,男人、女人、老人、孩子。对于一些平常工作很忙的上班族,他们想发展自己的爱好。我们顾客中的30%都属于这一类,他们之前从没弹过吉他。这类顾客来店里选购时,我会用一种合适他们的方法来接待,比如建议他们不要花太多钱,毕竟是初学者。他们一般都会买走一把吉他,如果他们发现弹吉他很有趣,未来就会回来继续买别的款式。

但也有一些在伦敦的店铺关门了。网络销售占有一定份额,而且通常情况是网上卖的更便宜。但我店里的吉他比任何网上商店卖的都便宜。虽然我还要付租金,但我不得不这样做,现实就是如此残酷。在其他城市,人们付不起那么多钱买一把中级的吉他,所以他们往往只销售便宜的吉他,但是这样赚不到什么钱,所以最后不得不关门。而我的店铺,虽然租金高昂,但我卖的吉他种类非常多,价位也由低到高。我们每周可以销售120-150把吉他,所以能保持一定的利润。

全英国的音乐爱好者以及想买乐器的人都知道伦敦的Denmark Street,他们会google搜索每一家店铺,看看哪家卖的最便宜。当然,在其他城市也有少量乐器商店销售中高档的吉他,但他们的客流量小,所以卖的价格比我这里高很多。我们店里还提供2年的免费保修,还有吉他工作室,这些都是我们的优势。最重要的还是地理位置好、客流量大,如果突然客流量变小了,我们会提高吉他的定价,不然会赔钱,但这样就没有竞争力了。我们这里还有很多限量的吉他,很多高端顾客会买,还有一些收藏家喜欢的古董吉他。当然也有一些二手的吉他,给相对拮据一些的顾客。做这行店主销售的东西必须要时刻提起顾客的兴趣,有的顾客每周都会来我们这里看看,因为我们总会上一些新的款式。但是如果我像其他城市的吉他店一样,定价很高,卖的又慢,我就不能时常更新产品,顾客也就不会每周都来光顾了。我必须要为顾客负责,以确保他们永远能尝试新的产品。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乐器店都不能做到这一点,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乐器店关门的原因。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目前60%-70%的吉他店主都不了解吉他,他们也许是学会计的,觉得自己懂经济懂市场就想开店,但这万万不够,也许他进的货是很多人都不了解的品牌。店主必须对每个吉他的品牌了若指掌,因为花相同的钱,每个人都想买一把名牌吉他。”

店铺主管Paul Waller

”我们的这家店铺刚刚经营了两年,现在处于起步的状态。我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零售商,虽然现在也在这里开了零售店。这个零售店的主要目的是宣传我们代理的品牌,让更多人了解,扮演一个展示厅的角色。开这个店之前我们已经做了十几年的名牌吉他代理商,给英国其他地区的零售商供货,总部和仓库设在苏格兰。这个店只卖我们经销的牌子,生意经营得马马虎虎,因为作为零售商我们刚刚起步。现在网络销售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但对我们的影响不大,因为我们的品牌比较高端,音乐爱好者在买高端吉他的时候不会考虑到网上购买,他们肯定要到店里试弹。同时我们还销售一些乐器的零配件。

我们不会对这个行业盲目乐观,因为现在有很多乐器店都倒闭了,甚至是一些总代理商。对面街角的一家乐器店还有旁边的那家前不久都倒闭了,这条街在伦敦的中心,所以对于他们来说租金太贵了。不仅仅是乐器销售这个行业,很多行业都很萧条。但是也看情况,也有很多独立的零售商运营的很好。在英国优秀的吉他品牌有很多,我们必须让更多顾客了解我们自己的品牌。到目前为止,我们经营的还算不错。在伦敦我们不愁没有人买,虽然今天店里人很少,但上周来这里看吉他的人有很多。有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会慕名前来。虽然竞争很激烈,但我们很乐观。想保持竞争力,避免倒闭的悲剧命运就必须重视客户服务,客户永远是第一位的。人们喜欢到店里亲自试弹吉他并且体验个性化的服务。”

店铺主管 匿名

“我们的生意跟几年前相比没有什么变化,因为我们卖的书比较特殊,大部分是关于政治的书籍。在伦敦类似的书店很少,甚至在全英国也没有很多。我们的书店在这个位置已经开了14年,之前还在Finsbury park开了25年。我们一直卖政治书籍。现在整个图书市场都不太景气,因为很多大的企业比如Waterstone跟我们竞争,还有来自网上图书销售平台的竞争,比如Amazon,所以很多独立书店不得不关门。但我们存活了下来,因为我们的读者群很窄众。甚至很多其他国家对政治感兴趣的读者都知道我们的书店。我不认为有什么简单的办法可以让书店存活下来,因为现在有太多大的企业压榨独立的书店,世界的规则就是这么操蛋。虽然许多人都在网上买书,但是不可否认对有些人来说,到书店买书是一种更好的方式,比如在这里你可以得到人性化的推荐,你可以坐下来试读几页,对真正爱书的人来说这些是很重要的。之前政府想在伦敦地铁中接入wifi,但很多人都不同意,因为他们认为地铁里是唯一没有信号干扰的地方,有的人非常喜欢在地铁读书。很有意思的一点是kindle上提供下载的电子书往往比书店里的定价便宜一磅,但我个人还是更喜欢纸质书,你拿着它会有一种感觉,而且你可以随意在书上做记录。

我不知道未来还有没有人读纸质的书,但我们会一直坚持开这个店。我只希望图书制作的成本和仓储的成本能降低,这样才会有人愿意开书店,我们的利润才能提升。也许将来我们会有自己的出版厂。”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最新加入

最新评论

dengbao20190516_126_com: twitter上有个人说去年十月美国已经有疫情了。https://twitter.com/_fuckyournorm/status/1241029757761982464 查看原文 06月12日 17:02
dengbao20190516_126_com: 《人在温哥华》报道称“死亡人数逼近9万 美卫生部长开始甩锅有色人种”https://info.vanpeople.com/?action-viewnews-catid-50-itemid-1075907 查看原文 06月12日 16:55
dengbao20190516_126_com: Infotagion媒体写了一篇关于“事实检查:COVID-19是由美国军事实验室制造的吗?”大家来看看吧https://infotagion.com/factcheck-was-covid-19-created-by-a-us-military-lab/ 查看原文 06月12日 16:47
amp13319216570_163_com: dfewfew 查看原文 04月17日 16:50
amp13319216570_163_com: 大国风范qqq 查看原文 04月16日 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