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察评论 / 走读英国国家档案馆

走读英国国家档案馆


(图:在英国国家档案馆查阅历史档案 图片来源:英国国家档案馆)

乘坐伦敦地铁绿线,穿过大半个伦敦城,进入绿色视野。到达伦敦西南,以富裕静谧而著称的富人区里士满(Richmond),在皇家植物园丘园(Kew Garden)站下车。一半乘客是带着孩子,背着旅行包,一路高歌朝英国的皇家植物园丘园而去;另一半则与我一样,大多独行,若有所思,拐弯穿过安静的居民区,来到英国国家档案馆。

作为下属于英国司法部的国家机关,英国档案馆有逾千年历史,收藏着英国政府的官方档案。然而走进这里,它给我的第一感觉像一个艺术中心。1995年扩建后这个占地3.2万平方米的地方,一进门就是小桥流水喷泉,还有一个附属花园的园林景致。三栋主体建筑拼成的八字形建筑群,就像一个人敞开双臂。这种建筑寓意着开放和接纳,对于英国档案局来说,别具意义。

我举起相机正想拍下这大楼,背后一位英国老爷爷拍拍我说,“你看那湖里飞来了一只鹭鸶,那是一只中国的鸟,在这里难得一见呢,你该拍这个。”

而我,也像是这个大院里难得一见的中国人。一开始我对到英国档案馆查政府资料有些打怵,因为在中国曾有类似的经历,那简直像个“游击战”。跑各个“处”去盖章,每次都被从上到下的打量和审问一番,只有全部通关了,才能拿到那张神圣的盖着红印的“介绍信”。

在英国,一个外国人,能随意查看国家档案吗?

我带着这样的疑惑点开英国国家档案馆的网站。这个网站重视用户体验,没有条目复杂的目录,点击档案(Records)里,就能看到明晰的下目录:“What we have?”(我们有什么?)“What we not have?”(我们没什么?)“What on line?”(网上有什么)“What we not on line?”(网上没什么)这样简单的目录,更像人性化的回答问题。我想在设计这个网站的时候,他们是有意用这样人性化设计来打破政府机构给人的距离感,至少,这让我觉得很亲切。

很快,我就查到了在国家档案馆查阅资料的手续:到英国档案馆不需要任何预约,免费进入,只需带齐你的两份证明。一份带照片证明你的名字,一份带地址证明你在英国的住址,至于你的国籍、目的、签证,一概不过问。

我带了一张带照片的驾照,和一张带地址的银行账单,在英国档案馆很简单地就办好了“读者卡”,这张卡的有效期是三年。

在二楼英国档案馆的主厅,进入前必须把一些违规物件免费存放起来,比如包、雨伞、食品、剪刀、水笔等;但可以带铅笔(只能用铅笔)、手机、手提电脑和相机。把手里物品放进一个全透明的袋子,就可以进入二楼主厅。

这是档案馆还是图书馆?

进入主厅前,会分到一张地图,告诉你这庞大的主厅分为几个部分,三张询问台分别帮助你回答问题。我原本以为档案馆这样的地方应该区别于图书馆,不是大众阅读,然而这里的来往人群可以用“络绎不绝”来形容,但却出奇的安静。

我来到主询问台,表示希望能找到一位会说中国话的工作人员帮助我,以便我能够更容易的沟通。他们把我领到了蓝色的询问台,这里工作人员的“好态度”超出了我的想象。他们为此查遍了员工名单,为我找出了两个中国名字的工作人员,一位今天没有当班,另一位讲广东话。他们把讲广东话的女士请了上来,希望能够帮到我。

同时,我希望能查阅1997年香港回归前后的中英两国政府档案,工作人员为我在系统里仔细查询后告诉我,这批文件暂时还未进入系统,英国政府文件向国家档案馆移交的最晚年限目前还是30年。

我看到了中英政府的“机密文件”

8月1日,英国档案馆按规定开放了30年前也就是1983年的国家档案,其中有两卷关于中国。一卷是撒切尔夫人1982年访华的细节;一卷是中英关系和国防设备采购的往来记录。我在主厅电脑上预定了这两卷资料:其中,“撒切尔夫人访华”的卷宗已经成为电子版,可以在任何电脑上下载阅读;而另一卷则为我预定在40分钟内到达“我的座位”。

“我的座位”就是预定文件时同时需要预定的阅览室座位。阅览室分为三个区,安静区、普通区和团体区(Group Study),总共可以容纳500多人。在这个周二的下午2点钟,阅览室位置已经几乎订满。在我预定成功后,通过人工安检进入阅览室,看见每一个座位都对应着一个红色的文件盒,而在系统中预定的文件就会在40分钟后由工作人员放进这个红色的档案盒中。

大约半个小时后,我拿到了这个曾经盖有“保密”章的文件夹,竟然有点激动。翻开这个卷宗,1980-1983年中英政府双方的文件清晰地展示在眼前,包括中国当年的华英石油通信有限公司成立,邀请英国时任首相撒切尔夫人出席的信函;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的华国锋和英国首相的书信往来;中国向英国购买国防设备的记录等(详见《英国档案中的“涉华故事”》 )。这是真实的历史,从前这些名字只在历史书中出现过,而此刻,我觉得自己前所未有的特别真实地触碰着历史。

旁边的阅览者,有老人用厚重的海绵将古老的原始文书垫成一个角度,带着白色手套悉心翻阅;也有大学生带着耳机一边听音乐一边为论文查资料;还有几排是给需要拍照拷贝文件的读者准备的相机支架和书桌;不同的阅读工具,相同的只是对档案文件自觉地保护和安静阅读。

走出英国国家档案馆,我依然若有所思。这里不是大门紧锁的国家机密档案馆,更像是一个为公众开放的图书馆,虽然严肃,但不冷漠;虽然严格,但不苛刻。任何人都有在这里查阅的权利。想起出现在英国国家档案馆官网显眼位置的那句话:“You have the right to see most information produced by government。”你有权了解政府的大部分信息。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加入

最新评论

dengbao20190516_126_com: twitter上有个人说去年十月美国已经有疫情了。https://twitter.com/_fuckyournorm/status/1241029757761982464 查看原文 06月12日 17:02
dengbao20190516_126_com: 《人在温哥华》报道称“死亡人数逼近9万 美卫生部长开始甩锅有色人种”https://info.vanpeople.com/?action-viewnews-catid-50-itemid-1075907 查看原文 06月12日 16:55
dengbao20190516_126_com: Infotagion媒体写了一篇关于“事实检查:COVID-19是由美国军事实验室制造的吗?”大家来看看吧https://infotagion.com/factcheck-was-covid-19-created-by-a-us-military-lab/ 查看原文 06月12日 16:47
amp13319216570_163_com: dfewfew 查看原文 04月17日 16:50
amp13319216570_163_com: 大国风范qqq 查看原文 04月16日 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