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有一种无声的旋律叫做梦想,它可能会被遗忘,但永远不会消失,因为它早已成为我们灵魂的一部分。嗨,我是王思,我小时候最大的梦想就是可以成为一名魔术师。”
YouTube上有一部视频叫《Dreamention》,视频的主角是一个华人魔术师,他在各个舞台上演绎着近景魔术,从扇子变出漫天纸花,把包子变成汉堡,让柔软的领带直立。视频结尾出现一行字:“魔术就是我梦的国度,在梦的国度中,追寻无止境。”这个男主角就是王思,他用这部视频纪念自己学生魔术师时代的结束,也标志着他成为职业魔术师的开始。
坐在我面前的王思,头发意气风发地竖着,从黑框眼镜里透出一股朝气,笑起来还带着一丝羞涩。从采访开始到结束,他的手都没有停过,一边回答问题,一边眼花缭乱地变换着各种手势,就像在玩一个看不见的硬币。
我们就这样坐在沙发上,聊他热爱的魔术,聊他一直追逐的梦想。
刘谦是“启蒙老师”
王思是哈尔滨人,小学毕业后随着父母南下深圳。少年时代的王思和普通孩子一样,每天去学校上课,放学回家做作业,偶尔和同学踢踢球,打打游戏。
直到有一年,王思开始接触了魔术,这为他打开了另一扇门。
王思清楚地记得最早看到魔术表演是在电视上,当时电视台经常播放国内外各大魔术师的节目,最常播出的是大卫•科波菲尔的魔术表演,还有就是刘谦主持的 《魔星高照》。
《魔星高照》每周三晚上九点开播,王思一定地准时坐在电视机前收看,即使第二天有考试雷打不动。“当时我觉得魔术真的好神奇啊,每次看完心里都在想,这是怎么变的。”在节目结尾的时候,刘谦会教一个简单的小魔术,王思开始学着模仿,第二天就到班里现学现卖,表演给同学看。
到了初三,王思像着了魔一样对一切和魔术相关的东西产生了兴趣,为了尽可能多地看到不同类型的魔术表演,王思开始购买魔术教学光盘进行学习,“当时还没有正版碟卖,我就买盗版的,买回来就开始学。”
除了购买光盘,各种魔术道具道也必不可少。2004年左右,深圳开始出现魔术道具店。每到周末,王思就泡在道具店里,“欣赏”各种魔术道具,一呆就是一整天。
王思很舍得在魔术上花钱,基本上把零花钱都花在了买魔术道具上了。有时候店老板会推荐一些新道具给王思,他经常经不住诱惑,乖乖地从口袋里掏钱。
王思告诉我:“有时会遇上贵一点的道具,我会犹豫到底要不要买。当时可能会舍不得买,可是一回到家就在想,万一没了怎么办?有时候想得睡不着觉,耐不住了,第二天就冲去买,一买到手上就不想了。”
青春就是用来挥霍的
初中时的王思有些偏科,数理化是他的最爱,文科却拉了后腿。于是,王思的父母决定初中毕业后把他送到英国读A Level。
在A Level面试的时候,还发生了一段小插曲。“当时我的英文很烂,老师还在犹豫要不要我。我想想自己也没什么长处,干脆就说我可以变魔术给你看。”虽然由于时间关系,王思最终没有表演成,但是他觉得“魔术”这个爱好应该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他被录取的决定因素。王思笑着说:“可能是老师觉得会表演魔术的学生不会像普通中国学生这么拘谨吧。”说完,王思嘴角上扬,一脸骄傲。
在2005年7月,王思带着他的魔术道具一起漂洋过海,来到英国。脱离了父母的管制,王思更加大胆地开始练习魔术。那时的王思,每天除了上课,就是玩魔术。
经过两年的A Level学习,2007年,王思考入UCL学习电子电器工程专业,王思说:“在英国读大学,学习全靠自觉,老师不会像高中那样跟在你屁股后面盯着你学习。”于是,大学课堂成了王思变魔术的练习场,他频繁地在“魔术师”和 “学生”这两种身份中来回切换。
在UCL的课堂上,经常是老师在上面上课,王思就在下面变魔术。一枚硬币、一张纸牌,都成了王思练习魔术的道具。即使在看电影、看电视的时候,王思的手也没闲着,
“脑子跟着电影情节在走,手上却在玩纸牌和硬币,到后面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干嘛了,完全成为一种习惯。”
王思一边说,手一边不自觉地开始摆弄着。
大二的时候,王思的“不务正业”终于给他敲响了警钟。虽然课下有在国内当过大学老师的父亲用QQ视频给他开小灶补课,但是八门课中,王思还是挂了一半。
得到挂科的消息时,王思正在北京参加一个魔术大会。没有丝毫的紧张和不安,王思反而觉得这是个好消息,他一脸轻松地说:“当时我就想,我可以休息半年玩魔术了。”
在这重修的半年里,王思终于可以暂时完全卸下他“学生王思”的身份,完完全全以“魔术师王思”的身份出现。
没有了学业压力的王思如释重负,频繁出现在他所加入的伦敦魔术圈俱乐部(Magic Circle)组织的各种研讨会和活动中,与来自世界各地的魔术师一起“谈天论道”,交流最新的魔术趋势。
寻一个魔术的梦
“生命中有一种无声的旋律叫做梦想,它可能会被遗忘,但永远不会消失,因为它早已成为我们灵魂的一部分。嗨,我是王思,我小时候最大的梦想就是可以成为一名魔术师。”
这是2013年王思在全英学联表演魔术《寻》的开场白,从2008年在LSE元宵晚会上表演魔术开始,几乎每一年,王思都会登上各大学联春晚的舞台,他成为华人留学生圈中小有名气的“英伦刘谦”,《寻》也成为王思最经常表演的魔术。
“一个魔术的创新就是如何去演绎它,同样一个魔术,不同的人来演绎会出不同的效果。”
为了给《寻》注入生命,王思对魔术的表演方式重新进行了整合包装,他请了写小说的朋友修改台词,请了学音乐的朋友搭配音乐,请了学艺术设计的朋友设计魔术道具盒子,他把一个变换扑克花色的简单魔术变成了一个有台词、有音乐、有道具的情景喜剧式魔术。
王思说:“我的这种通过说段子拉近与观众关系的表演方式,是受到西方魔术表演方式的启发。”在2011和2012年连续两年暑假,王思都跑到美国拉斯维加斯拜师学艺,师从两位美国魔术师,其中一位就是被称为“近景之神”的魔术师Armando Lucero。
在拉斯维加斯,王思一对一地接受Armando Lucero的调教,在被称为“魔术界的霍格沃茨”的魔术学院里学习。王思带着崇敬的口气向我描述这个他心目中的“圣地”:“这里就像一个魔法世界,有念咒语就会开的门,有专门的魔术图书馆,还有专供学员表演的小舞台。老师还会带着学员在拉斯维加斯看各种表演并对学员的表演进行指点。”在这里,王思接触到了最新的魔术表演方式,并和世界各地的魔术师成为了朋友。
有了表演经验的王思,正筹划着十月份举办一个Gala秀,他将以主持人和表演者的双重身份参与。王思说:“我有很多有表演经验的朋友,我们想用一个主题把各种不同表演形式串在一起,中间以魔术串场,我觉得这很有意义。”
机关重重的“魔界”
王思的魔术工作室就在UCL周围,他租了一室一厅来作为他生活起居和练习魔术的地方。
走进他的工作室,就像走进了一个“魔界”。客厅中央架着的一个绿色绒面扑克桌,桌子的旁边支起的架子上挂着两个明晃晃的铁圈和紫色的魔术布,地上是一个黑色的道具箱,几副扑克牌在茶几和吧台上随意地摆放着。
王思指着绿色绒面扑克桌对我们说:“那就是我的舞台,”他又指了指一整面贴着他和他同学的相片墙对我们说,“这是我的观众。”
当我想绕到“舞台”后摆放着一整柜魔术道具的柜子前一探究竟时,王思很紧张地说:“不要过来,这里不许进入!”我愣了一下,识趣地退了回去,原来这里机关重重,似乎布了一个“看不见的局”。
我随意拾起茶几上一本厚厚的专业魔术书籍,书名用红色醒目地标注着《The Show Doctor》,作者是Jeff McBride。
王思一边准备道具一边告诉我: “这是我的老师。”
我翻开书,里面是一个章节一个章节的魔术教程,有概念讲解、有道具准备、有步骤分析,我问他:“你每天就在这里研究魔术不无聊吗?”
“不会呀,魔术这么有意思,我每天都在想着怎么提高自己的魔术技巧,怎么把表演做好。”
我又问:“那你有没有想过找一份工作做做,业余时间再玩玩魔术?”
“找一个工作又不想做,没意思,又占用时间,我只想全心全意玩我的魔术。”王思莞尔一笑。
准备好了道具,站在台前的王思跃跃欲试,似乎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开始兴奋起来,亟不可待地渴望看到我们脸上那种吃惊的表情。
他开始为我们这几个“仅有”的观众表演魔术,腾空而起的桌子、可以控制的泡泡、最后还变出一张写有我名字的扑克牌……我们目不转睛地盯着王思的表演,又惊又喜,却又百思不得其解。
表演结束,我们为王思送上“稀稀拉拉”的掌声,王思的脸上出现满足的表情。
这时,我忽然想起《穆斯林的葬礼》中的一句段话:“事业的追求,并不一定要什么头衔和称号来满足,你爱上了一种东西,愿意用全部心血去研究它,掌握它,从中得到了乐趣,并且永远也舍不得丢弃它,这就是事业心,是比什么都重要。
![]() | ![]() | 今日华闻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ihuawen.com 2010-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