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编辑 黄七七

2013春夏伦敦时装周上,中国设计能量可以说是集体大爆发,不仅王海震、张卉山、承吉、万一方等多位设计师参展并举办了各自的时装秀,其中王海震更是力压群雄,拿下英国时装界举足轻重的“Fashion Fringe(时尚边缘)”大奖,成为该奖项历史上的第一位中国设计师。中国设计师们在本届伦敦时装周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奏响中国设计最强音!我们为他们喝彩!
【Fashion字典】
Fashion Fringe(时尚边缘)大赛
英国Fashion Fringe集时装大赛和年度时装秀于一身,宗旨在于发掘时装界新秀。它是由时尚历史学家、作家和时尚记者Colin McDowell在2004年创办。每年为一位设计师新秀提供奖学金。Burberry品牌的CEO christopher Bailey是今年Fashion Fringe的主席。

Haizhen Wang王海震
“等了九年终于实现了这个愿望。”
毕业于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的中国设计师王海震在英国时尚圈已经打拼了14年,曾在Max Mara、All Saints等公司工作。2010年,王海震以他个人名字命名的服装品牌于伦敦创立。2012年9月,王海震获得了专为年轻设计师设立的英国时尚主流大奖“Fashion Fringe”,从这个比赛中走出的获奖者虽然现在还不能称之为时尚巨头,但却是这几年炙手可热的新星,例如Erdem、Basso&Brooke以及最近的Fyodor Golan等。

2013春夏作品:
王海震2013春夏作品从日本的盔甲和历史服饰中获取灵感,同时也从世界上最著名的西班牙创新建筑师SantiagoCalatrava(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那里得到不少启发,力图在服装线条、光线和廓形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在黑白两个主色调上加入了明亮的色泽做点缀,剪裁立体,线条感强,风格简洁硬朗,同时融入亚洲元素。
时装周·对话:
1.《华闻周刊》:当你从Christopher手中接过奖杯,高高举起的那一刻,你心里在想什么?
王海震:I made it(我做到了)!
在我第一次知道有“Fashion Fringe”这个比赛的时候,我心里就默默地想有一天我会参加,没想到九年后,我终于实现了这个梦想,站在了领奖台上。
2.《华闻周刊》:你现在最想说些什么?
王海震:作为一名中国设计师,能拿到“Fashion Fringe”这个大奖,本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我其实在此之前有给自己设定一个时间,如果到达那个时间,我没有在这方便取得很好的成绩的话,我想我可能就放弃了。聚光灯前那一刻的荣誉只是一瞬间,但实际上一路走来还是比较艰苦的,我为自己感到骄傲。
3.《华闻周刊》:在你看来,“Fashion Fringe”这个比赛给你提供了一个什么样的平台?
王海震:一次机会。对于刚出道的设计师来说,最需要的就是有这么一个平台去让媒体和买手等各方面去认识你,否则,会很快从这个舞台消失,“Fashion Fringe”就是这样一个既提供给你经济、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也同时提供了精神方面的支持。在这个平台上,你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你的才能。
4.《华闻周刊》:作为时装设计师,你觉得最困难的一件事是什么?
王海震:让大家承认你。这个领域是很残酷的,你不仅要让大家承认你的设计才能,还必须在商业运作上有所建树。
5.《华闻周刊》:你是如何去客服这种困难的呢?
王海震:努力工作!
《每日邮报》(Daily Telegraph)时尚评论家Hilary Alexander对王海震获奖作品的评论:这一套作品做得非常棒。这次的竞争非常激烈,三个设计师都很有特色,王海震在服装颜色上仅选择了黑白主色调,让评委更加注重在服装的结构上,这或许就是他获奖的主要原因。

Huishan Zhang 张卉山
让中国的形象更强烈
在新生代设计师中,张卉山一直有着不错的机遇。早在2009年,从中央圣马丁学院毕业之前,张卉山就获得了Christian Dior的设计大奖,并被Dior总裁Delphine Arnault女士亲自挑选到巴黎工作室工作,之后又到高级订制服作坊工作。此次张卉山首次在伦敦时装周上展示作品,甚至还引来了中国《VOGUE服饰与美容》编辑总监张宇现场打气助威。

2013春夏作品:
整个系列致力于创造出中西文化新的结合,张卉山把以前做过的一些元素设计重新组合,让中国的形象更加强烈,在冰蓝色和暗哑的蓝绿色等极富有春天气息的颜色上辅以黑白的颜色对比,布料印花上巧妙地呈现出人们乘船游湖、雀鸟飞翔等中国传统山水花鸟景象,仿佛一卷水墨风景画,而这些细微精致的平面设计元素,灵感正是来自于传统的中国桌布和包装材料。

Ji Cheng吉承
伦敦“取经”,让品牌更国际化
这是吉承第二次来到伦敦时装周开秀,延续了去年的浓郁中国风,带着她的“茶经”系列服装再一次征服了伦敦时尚界。尽管吉承在中国时尚圈已经颇有名气,频频获奖,一手创立的服装品牌也风靡法国、新加坡、比利时等地,但这位植根于上海的本土年轻设计师仍然轻声细语地告诉记者:“我在伦敦时装周上只是新人,来到伦敦,只是为了学习,让让自己的品牌做得更国际化。”

2013春夏作品:
主题为“茶经”,整个系列廓形简单、细节精致,设计师希望透过这些服装能够体现中国茶文化,因此衣服的主色调也是来自于茶叶的颜色,清新释然的水墨绿跳跃其中,主要材料有用到竹片、纱、有机棉等。秀场上,模特们带着“斗笠”披着华纱,仿佛是新时代江南采茶姑娘,她们撑一把油纸伞在烟雨中采茶、漫步、低语,凝目含媚,依旧娇柔却比过去更独立、坚定。
时装周·对话:
1.《华闻周刊》:为什么选择“茶”作为这次作品的主题?
吉承:茶道中蕴含的哲理是非常繁琐的,是中国人内敛和含蓄的象征,而这正是我所希望的这一季服装上可以表现出来的特质。
2. 《华闻周刊》:你怎么看中国设计师作品中的这些中国元素?
吉承:虽然欧洲时尚始终还是西方历史文化元素占主流,不过现在的中国元素就像过去带有浓郁日本文化特色的设计突然来到欧洲一样,很新鲜也很陌生,我希望在此之前没有见过中国元素的人能首先开始接受,然后慢慢爱上中国元素,
3.《华闻周刊》:你设计的服装都非常有中国特色,怎么会想到来到伦敦开秀呢?
吉承:我认为中国设计师现在都应该向国际化发展,如今那么多人都很关注中国时尚,想要了解中国时尚。而且伦敦时装周可以说是新锐设计师的摇篮,不仅我本人还有我设计的服装风格对于伦敦时装周来说都是比较新颖的。所以我也很荣幸我能代表一部分中国设计师来到伦敦,展现中国时尚的魅力。
4.《华闻周刊》:你觉得你从伦敦时装周上获得了什么?
吉承:在伦敦时装周上遇到了很多专业有经验的买手,我听到了很多专业的建议和意见,这对于我下一步在商业和设计方面的发展有很多重要的启示。

Yifang Wan万一方
小女孩初露锋芒
与一般爱搞怪或是穿着时髦的时装设计师不一样,万一方个子小小,即便是在很重要的时装秀发布会现场,也不施粉黛,很惊讶那么小小的身体里面怎么蕴藏了那样大的设计能量,更加与她小女孩般的外形不符的是,万一方设计的服装有着浑然天成的大气之感。事实上,刚从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毕业不久的万一方还没有想好接下来的路要怎么走,伦敦时装周上个人作品秀只是她作为时装设计师跨出的第一步。

2013春夏作品:
这一系列作品灵感来源于60年代极简主义的雕塑,延续了设计师硕士毕业作品的设计和风格,并加进了一些武术的元素,风格简洁,除此以外,设计师还专门设计制作了一些有雕塑质感的配饰,如腰带、包等,服装材质上主要选用了轻薄的羊毛以突出女人的柔美韵味。

Yang Du 杜旸
伦敦时装周上的常客
在本届伦敦时装周上亮相的所有中国设计师中,杜旸算是“老人”了,从2008年于中央圣马丁学院获得女装设计专业硕士学位之后,杜旸就凭借易于辨识的幽默的童话风格一直受到伦敦媒体瞩目,Lady Gaga、Marina and the Diamonds、Paloma Faith以及香港女星郑秀文、杨千嬅等潮流明星都曾穿着杜旸设计的服装亮相于镁光灯前。这几年来,杜旸一直驻守伦敦时装周展出她的每一季新品,已经连续三年,共展出了七季的服装。
2013春夏作品:
设计师把这一季的作品系列命名为“Trust”(信任),灵感来源于设计师前不久在布拉格旅行途中所见所闻,尤其是手工艺人制作的木偶人,整个系列将通话中的人物,如变色龙、匹诺曹等以夸张的手法重新演绎,色彩鲜艳,而面料上主要选择了丝绸。

深圳品牌伦敦时装周上再次掀起中国旋风
为推动深圳服装品牌走向国际,加强深圳时尚产业与国际间交流与合作,深圳时装军团以璀璨的身姿第五度亮相伦敦时装周,掀起绚丽的“中国深圳时尚风”。
本次时装周上,杰西、季候风、邓皓等20多家深圳知名品牌企业组团亮相,展示各品牌最新一季的成衣作品。噢姆、吉祥斋两家深圳知名品牌更是在时装周上带来了两场富有东方文化特色和时尚感的时装秀。
噢姆品牌的时装设计师余诗敏称,此次带来参加时装秀的24套服装运用了中国红这种传统颜色,但在剪裁上却很西化,希望可以通过这些服装找出中西方文化的交融点。在谈及深圳品牌连续五年参展伦敦时装周,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会长沈永芳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者时表示:“对于深圳时装品牌来说,这是一种学习、了解、磨合、提升的过程。”
独具东方风情的“深圳时尚”已成为伦敦时装周上靓丽的一道风景,每年都在作为国际时尚盛典的伦敦时装周上引起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