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实习记者 王思斯)
在“创意城市·2012伦敦美术大展”上亮相的画作中,很多作品的创作都受到了奥运精神的启发。而在参观画廊的过程中,记者也更为深刻的感受到了艺术与奥运两者在精神方面的融合。
在中方代表的介绍下,记者了解到,本次入选的画作,无论是在形式或是在内容上都十分多样。中方所展示的作品,除了传统的中式水墨画外,也不乏漆画、版画、人物工笔,乃至西方绘画所擅长的油画。而在英国方面,入选的画家既有近几年来在画坛上初步崭露头角的新星,也有已经在英国绘画界享有盛名的画家,可以说是云集了英国绘画界“老中青”三代的杰出艺术家。
而画作的内容,虽然都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奥运精神的启发,但是内容并不仅是拘泥于体育的范畴。正如英方策展人湛旭华在向记者介绍画展筹备工作时所说的那样,“因为我们觉得艺术家的创作是不应该受到限制的”,而这也正表现出了当代美术发展的多元与包容。湛旭华说:“大家来看一个展览,能够全面的看到当代英国绘画艺术整体的面貌,这其实是更为重要的。而对于中方而言,其实你会发现在海外关于中国传统艺术的展览其实是非常少的,而这一次的美术大展。就为中国的传统艺术,像是水墨画,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让西方人能够有这样的机会欣赏到中国艺术的美。而我们的画展,除了向奥运表达一份祝愿,同时也是希望能借此机会够为双方的中英艺术家彼此之间建立友谊,这也是我们举办画展的初衷。”
画家孙国康出身于一个梨园世家,虽然没有承袭家中京剧艺术的衣钵,却也是从小就开始绘画,到现在已经有四十多年了。这一次的参展作品《脸谱》,则是运用了夸张手法,演绎出了中西文化的交融。作品的灵感来自于中国古代“前四史”之一的《三国志》:在一张画布上抽象的融合了八个 《三国志》中的人物脸谱。在谈到自己的画作时,孙国康说,“艺术本身就是一种‘美’,而奥运也同样是一件很‘美’的事情,而正是这二者的相融,才能够成一种和谐,循环的艺术体系。从艺术的角度上,运动由此变得越来越‘美’,而奥运也让艺术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二者的结合,正是一种‘美’的融合。”
谈起画展可以促进中英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旅英画家孙寅杰的观点和看法却独树一帜。在英国生活多年后,在了解和接触了很多不同的文化后,孙寅杰坦言自己反而已没有当初对成为“中西交流文化使者”的渴望了。在他看来,只要是人类所共有的财产,都应该要一视同仁,不要因为国家、种族或者民族的不同,无形中给这些本应是全人类共同享有文化与艺术造成了隔膜。时下的中国,很多的思想与文化已经受到世人的接受和认可。但这些传统所表达的形式却往往让西方人感到不解,因此,用一种让西方人熟悉的方式,来表达中国的思想观念,才能让他们更好的了解这个古老而又神秘的东方国度。
旅英画家孙寅杰此次入选伦敦美术大展的作品是一幅带有古典宗教绘画风格的油画《圣子与圣母》。这幅作品采用了典型的宗教绘画的构图法,整幅画的主体由两只猴子构成——一只母猴和一只小猴,远方的一道圣光洒在母猴的身上,二者都微闭着双眼,泰然自若的沐浴在月光下。而在离这两只猴子不远的身后,还隐约可见一只手和一杆金箍棒。
说起入选此次伦敦美术大展,孙寅杰又深入的和记者聊了聊这幅画背后的含义,“这幅画中,我就是以古典宗教绘画的构图,来描绘一个中国古典名著中所特有的故事。我想传达的是一种宁静。”在孙寅杰看来,当下现代人所生活的环境,生活的方式都非常的“复杂”,有很多“传统”都在逐渐为世人所摒弃,在他的作品中,他想传达的就是一种平静,一种和谐。“这与体育的精神其实是一样的。因为本身体育精神所指的就是一种竞技,而这本身就是一种‘传统’。奥运会的本身,就是在以一种传统的竞技方式来庆祝我们人类所留下来的一种宝贵的精神上的遗产,竞技的最终目的,仍然是期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就我的作品而言,就是利用视觉的方式,将 ‘传统’以这种‘宁静’与‘和谐’的方式表达出来。”
对奥运的理解,Rita Duffy与孙寅杰异曲同工,Rita是唯一一个参选本次伦敦美术大展的北爱尔兰画家,此次参展的作品“Matrix”,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一个奥运的故事。
作为英国享有盛名的一位女画家,Rita曾为北爱尔兰奥运文化大使的候选人,“我一直都觉得奥运是非常有魔力,非常有魅力的一件事。历经风雨,奥运能够最终演变成一种传统,这非常不可思议。在那样一个城邦与国家之间混战的年代,她可以说服各个国家为她放下武器,为她休战,共诉和平。同时,勇士们还要为了这项竞技而辛苦的训练,千百次的练习,战场之外,同样要挑战自己。我非常的欣赏这种精神。”
在为期一个星期的展览结束后,这些作品都将会被带回中国。中方策展代表同记者介绍说,这样的画展已经举办了两届,所有的绘画作品最终都会被收入北京奥林匹克美术馆,作为北京与奥运一份永久的纪念。而如果条件允许,这样的画展还会办下去,办到巴西,办到接下来每一个主办奥运的城市。奥运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融合,我们虽然不能成为赛场上的运动员,但在艺术的领域,我们要把这种 “融合”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