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佳南 实习记者 魏秧子 林卉卉)
在伦敦唐人街主街爵禄街(Gerrard Street)石狮子一侧,曾经排列着近十个用于陈放免费中文报刊的报箱,供广大华人取阅新近的报纸杂志。在过去的十多年间,这里逐渐成为英国伦敦华人获取华社重要的信息源点,成为广大华人了解时事、参政议政的重要信息渠道。 日前,伦敦唐人街所在的西敏市(Westminster)政府以影响卫生和无人管理等理由,将存在了十多年的这个免费报刊集中派发点的报箱全部移走。受此决定影响,常年通过位于伦敦唐人街主街报箱陈放免费报纸的华文报刊,不得不在主街之外的地点临时寻求报箱陈放点派发报纸。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如今过于分散的报箱给广大华人读者到唐人街取报纸造成巨大不便。 针对伦敦华埠主街报箱被移走的原因,以及如何尽快重新设立一个方便华人华社的报刊派发点等重要问题,《华闻周刊》特别采访了伦敦西敏市政府负责处理华埠报箱整治的官员、伦敦华埠商会等华人社团的负责人以及部分受影响的报社。受访各方均表示,将在奥运会的繁忙期之后,协力协商通力合作,尽快寻求一种既符合政府法规,又方便广大华人读者的解决方案。
伦敦华埠主街报箱点存在多年惠及华人华社
过去多年里,经常到伦敦唐人街的华人都会留意到位于主街爵禄街石狮子一侧的免费报刊报箱点。多年来,这里承载着伦敦华人华社重要的信息发散地的功能,成为华人参政议政的新闻源点。 2000年开始,包括《华闻周刊》、 《华商报》、《英中时报》、 《新欧侨报》(后改版为 《新欧华报》)、《欧洲时报(英国版)》等等在内的英国主要中文报刊,陆陆续续在唐人街主街设置报箱,陈放(报纸刊物供读者免费取阅。采访获悉,伦敦唐人街是多家中文报刊在英国的关键发行点之一。 针对英国众多中文报刊和唐人街报箱点的重要性,伦敦华埠商会秘书长郑健强在接受《华闻周刊》采访时说:“伦敦华埠商会认为华文报章为本地华人带来资讯和新闻,提供非常有价值的服务,所以商会一直希望能够找到让伦敦华人能够方便取阅这些报章的方案。” 长期致力于提高英国华人地位,推动华人参政议政的英国华人资料及咨询中心主席杨庆权也表示,“华人到唐人街免费报箱取报是一个传统,我们需要报纸也受益于报纸带来的资讯。” 但是,随着报刊和报箱的增多,报箱的管理问题也逐渐浮现,其中卫生问题是各种相关投诉中最常见和最严重的问题,成为所辖的西敏市政府的最大忧虑。 2009年,为了改善报箱点的卫生等管理问题,《华商报》等报商曾经向西敏市政府建议,所有希望在唐人街放置报箱的报纸杂志社应当向西敏市政府登记注册,并负责各自报箱的管理,包括卫生清洁等问题。 2009年11月,西敏市政府曾经致函《华商报》等报社确认,政府接受每家报社放置一个报箱的,为此该报还将政府的确认信函附贴在报箱上。 伦敦华埠商会的郑秘书长表示,如今主街的所有报箱被移走,一方面来说,华埠商会觉得报箱被移走是很可惜的事,因为很多华人都依赖这些免费报纸提供资讯;另一方面来说,华埠商会也理解西敏市政府对卫生安全的关注。
撤除报箱集中摆放点给读者造成极大不便
从西敏市政府7月2日上午将伦敦华埠主街的报箱全部移走已有半月有余,记者在唐人街采访时了解到,原来位于石狮子一侧的报箱集中点被空置,而各家报刊杂志社不得不将报箱零散地摆放在主街之外的商家或餐馆门口,而部分报商则为了方便读者,特别雇人在唐人街的主街上分发报纸。 习惯了到主街报刊集中点取阅报纸的读者,需要寻遍整个中国城,才能找全自己想看的大部分报刊。对此,在英国生活多年的林先生觉得非常不满。“我这里生活了这么多年,以前每个星期都在这里拿报纸,如今报箱点被撤了,太不方便了。”林先生气愤地说。 当被告知西敏市政府是因为鼠患等卫生原因将报箱撤离,林先生说:“这都是政府的借口,报纸怎么可能造成鼠患?”在林先生看来,这些报箱放在这里已经很长一段时间,如果有鼠患,政府应该早就处理了,突然间撤离,又没有公告大家,实在很难让人接受。 跟林先生有同感的读者不在少数,一位刘先生告诉记者,他虽然在英国生活,但是并不怎么会说英语。因此,看中文报纸成为他了解社会生活最重要的途径。以前,他会每周抽空来唐人街拿报纸,现在报箱突然搬了,让刘先生非常不适应。 在接受《华闻周刊》采访时,《英中时报》市场和广告部负责人张文宪表示,该报社最早放置报箱的位置是在唐人街石狮子以及附近店铺的位置,后来不断调整,最终在唐人街设立了八个报箱,此次被撤销的位于爵禄街的报箱有两个。对于取消报箱造成的影响,张文宪表示:“由于没有一个位置能够统一放报,有客户和读者反映拿不到报纸,表示很失望。但是我们在唐人街其他一些店铺都有放置,所以在唐人街发放报纸的事宜暂时有一定保证。” 伦敦2012奥运大使、英国华人参政计划成员张敬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政府的这种做法欠妥:“放在这里(唐人街主街报箱点)的华文报纸都是免费的,这些报纸是把华人和国内的讯息以最方便、最实惠的方式传递到华人社区的华人媒体”。张敬龙认为以前所有报纸都集中放在一个地方,不论是对各家报纸发放,还是读者都是很好的。现在移除了对报纸和读者都有不利影响。 为了尽快帮找到一个合适的解决方案,伦敦唐人街华人社区中心也在积极奔走协调,该中心经理冯兆雄对记者表示,当初政府撤离报箱的理由也许可以理解,但是做法不恰当。经常来唐人街拿报纸的人都习惯在这个报箱集中点拿报纸,这个政府是知道的,但是撤走报箱之前和搬离之后,都没有看到政府贴出任何告示,通知大家报箱被搬离了,如果要拿报纸应该怎么办?是暂时撤离,还是永久撤离也没有交代清楚。他觉得,政府应该给大众一个解释。 另外,伦敦唐人街主街报箱点的撤销,也让周边的商家增加了额外的工作量。据石狮子周围的商家反映,主报箱点被撤销后,每天都有很多人会来询问原来的报箱到哪里去了?如何才能拿到各种中文报纸等问题。 对于广大华人和华社如此重要的报箱集中点,为何在存在了十多年后,突然被当地政府撤销了呢?
奥运会临近政府撤销报箱集中点
有关伦敦唐人街主街报箱集中点被撤销一事,所在辖区西敏市政府的具体负责唐人街社区安全保安事务的官员(Neighbourhood Crime Reduction Officer)亚历山大·周昂(Alexander Juon)认为实属不得已而为之。 在接受《华闻周刊》采访时,亚历山大表示,在伦敦唐人街主街爵禄街英国电信(BT)大楼前面,也就是堆放中文报箱的原固定地点,以前大约有8个中文报箱,但是近来报箱增至12个,其中包括一些新报纸的报箱。 作为负责伦敦唐人街日常治安事务的官员,亚历山大表示,他会定期和唐人街的商家和社团交谈或开会讨论有关唐人街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其中特别关切的就是伦敦唐人街的形象问题,主街爵禄街报箱集中摆放地的环境问题就是讨论的问题之一。亚历山大指出,从去年到今年早些时候,中国城的商店、居民和负责街道管理的工作人员一直反映,中文报箱摆放点的地方卫生环境很脏很差,华埠的各个社团代表们也在会议上不断地提到这个问题。 为此,亚历山大在今年的4月16日向9家中文报刊社发出书面信函,表示将在规定的日期(6月15日)移走所有位于主街的报箱,并一直通过邮件和中文媒体不断地进行沟通。亚历山大还向记者说明,“事实上,我们直到7月2日才移走主街上的报箱,我们希望给各家报纸媒体公司们更多的时间,好让他们去安排这些报纸的存放地。” 至于移走报箱的原因,亚历山大例举了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根据1991年施行的《伦敦地方政府法》第22条规定,为了更好的管理街道,西敏市政府有权力移走报箱。同样,没有任何法律法规允许报箱可以存放在公共的地方。 其次,唐人街主街报箱点制造了大量的垃圾,很难清理,在报箱后面总是会有一些乱涂乱画的东西和贴纸,卫生环境很不好,这使得负责人员不能有效地执行保持街道干净卫生的责任。西敏市政府经常会收到一些对该区域肮脏环境的抱怨。当然,西敏市政府很清楚,中文报箱摆放在那个地方已经有很久了,但是,因为中国城的卫生环境需要改善,报箱原先所在的区域是一个特别需要清理的地方。 第三个原因是,英国电信最近也向西敏市政府反应说,报箱周围堆满了垃圾,致使老鼠成患,也有引起火灾的危险,同时对公众的生命安全也有威胁。 亚历山大表示,综合上述这些原因,西敏市政府只有移走该地点的所有报箱。 除了卫生问题,西敏市政府和唐人街的华人社团也表示,移除报箱还有出于形象问题,认为唐人街的报箱的摆放杂乱无序,而现在伦敦奥运会临近,担心因此会影响华人的形象。 在接受采访时,英国伦敦红桥区华人议员陈德樑(Thomas Chan)表示,伦敦奥林匹克运动会将至,到时会有上百万游客涌入伦敦,唐人街作为一处典型的文化景观,应该展示的是华人干净整洁的形象,西敏市政府趁这个时机做出移走报箱的决定,一方面是征求中国城各方利益代表的意见,另一方面也是不希望中国城给人们留下形象负面的影响。 然而,《华闻周刊》在唐人街附近的查令十字火车站(Charing Cross)看到,一排堆放着包括澳大利亚、南非、印度、俄罗斯和英国本地的多种文字的十多个报纸报箱,这些报箱里的报纸摆放的十分杂乱,有些空着的报箱则成了垃圾桶,塞满了垃圾。这个区域同属西敏市管辖,但是并没有被撤销。 “我觉得当地政府就是觉得我们华人好欺负。伦敦那么多报箱不移偏要移唐人街的。”Tina女士不满地说。Tina在唐人街的一家商铺工作,她说自己在英国待了好几年了,看到英国的报箱随处可见,“如果要整治应该所有的报箱一起来,为什么偏要向唐人街的开刀?” 针对西敏市其他区域报箱点依然存在的问题,亚历山大向《华闻周刊》表示,由于其他区域不属于他的职责范围,因此不便多做评论,“但是据我所知,那些报箱点的报箱是有具体的公司在负责管理和清洁卫生等,而具体的费用由各家报社共同承担。” 同时向《华闻周刊》强调说,他们对免费中文报纸的发放没有任何反对意见。他们鼓励华文媒体寻求一些方式处理报箱摆放的问题,比如说把报刊摆放在私人商户,当然前提条件是得到商店/餐馆老板或者土地持有人的同意。
华人社团多方协力推动问题妥善解决
如今,伦敦唐人街主街的报箱集中点被撤销,取而代之的是分散在主街之外的众多报箱点和流动的报刊派发员,非但没有解决报箱管理问题,反而将原来的一个集中的报箱点管理问题,扩大成多个报箱点的分散管理难题。为此,如何解决唐人街中文报箱的问题,成为伦敦华埠的各个社团、各家报刊社以及当地政府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作为伦敦西敏市政府和伦敦华埠商家沟通桥梁的伦敦华埠商会,本着服务华人华社的职责,表示将全力和各方协商,希望尽快商定出可行的方案。 在接受《华闻周刊》采访时,伦敦华埠商会秘书长郑健强表示,伦敦西敏市政府是在去年华埠及邻区事务会议之中开始提出有关伦敦华埠免费报箱的处理问题。郑秘书长说,西敏市政府认为免费报箱违反了地方条例,报商在没有向当局申请适当许可的情况下在公众街道上放置报箱的做法并不恰当;并且报商欠缺对报箱的管理,造成垃圾。 郑秘书长对《华闻周刊》说:“我们目前正安排与有关部门的协商,希望能够找到放置报箱以及相关管理措施的方案。”郑秘书长进一步表示:“根据以往商会和西敏市商谈《规划许可》的经验,申请摆放许可的手续通过批准往往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所以,这个问题不一定能够在短期之内得到解决,但华埠商会会尽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处理好这个问题。” 华人资料及咨询中心主席杨庆权也对《华闻周刊》说:“对于之前报箱的卫生问题对唐人街和西敏市政府造成的影响,我们感到很抱歉。我们以前没有做好,但是我们现在可以做到了。”杨庆权还表示,伦敦华埠商会与西敏市政府下一次的会议将于9月份举行,到时会由华人社区中心的丘玉云主席牵头,打算邀请部分媒体和唐人街的业主代表一起坐下来商讨解决方案。 丘玉云女士在接受 《华闻周刊》采访时也表示,“华人社区中心现在已经搬迁至Leicester Court旁边,我们有想过可能会把报箱的固定地点设在中心,那里有人管理,也有大量人员流动,但是现在还没有统一的决定,而且也没有得到西敏市政府的批准。我们下一次的讨论会是在9月份,到时候才可以决定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法。” 于此同时,西敏市政府负责唐人街报箱事件的官员亚历山大也表示,“我们已经同伦敦华埠商会进行过交流讨论,希望对中文报箱的安放问题有个更好的解决办法,如果建议可行的话,会告知所有的华文媒体。接下来,我们会通知所有的华文报纸公司,就关于安放报箱的问题进一步探讨。” “华人参政计划”行政总监胡沛成说:“我们非常重视媒体,也非常关注媒体与西敏市政府的沟通,我们很期望能推动各媒体与华埠商会和西敏市政府的相关协商工作,如果媒体有任何建议,我们乐意协助传达。”
![]() | ![]() | 今日华闻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ihuawen.com 2010-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