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实习记者 魏秧子;摄影师 Vincent Cui)
一说到中国文化,大部分西方民众都能想到中国功夫。一位来自中国的贾奶奶在英国公园里练习太极拳,很多英国小孩上前观看,当贾奶奶云手,向前挥舞时,这群只有10来岁的小孩吓得跑开了。这是贾奶奶在英国亲身感受到的一件特别值得津津乐道的事情。
不少西方人认为中国人生来就自带武功,事实上,是他们自己将中国功夫神话了。中国功夫在海外的普及,得益于早年功夫电影、功夫表演等形式在西方的推广,目前海外的功夫表演不仅局限于表演给外国人看,也不仅突出在“胸口碎大石”这样的硬气功的表演上,而是真正地向外国朋友推广实用性、趣味性的中国功夫。
功夫电影助力中国功夫
英国恒龙武术俱乐部的林存国师父向记者介绍: “以前大家认为是中国功夫才使得中国功夫电影名扬海外,其实刚好相反,正是因为有了很多优秀的功夫电影才使得中国功夫在世界上拥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在林存国看来“李连杰掀起了中国的功夫热,而李小龙和成龙掀起了世界的功夫热。”
他认为正是有了这些家喻户晓的中国功夫电影,才使得中国功夫有今天如此广阔的“群众基础”。
在中国众多电影种类中,为什么选会选择功夫电影《大兵小将》时,英国电影协会(简称BFI)的策展人大卫·汗默塞特也说:“我们这次展映主要是针对年轻观众,成龙的功夫电影声名远播,很多年轻人都被他吸引。”
传播功夫招式与文化并重
电影里的中国功夫总是高深莫测,心动之余却难以接近,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国功夫的传播与推广。林存国说:“电影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跟现实中的功夫还是有区别的。”为了能够让更多的外国朋友学习中国功夫,林存国将教学的内容偏向实用性和趣味性。
林存国介绍,外国学生比较偏爱猴拳、蛇拳等象形拳,因为这些拳术是模仿小动物,对于外向、好动的外国学生来说,这些拳学起来更有趣,更能让他们坚持下去。林存国学功夫的主要目的是强身健体、树立自信,不是一味强调高难度和复杂的技艺,要“因材施教”。
学习蛤蟆功的Marc说自己最开始学习中国功夫是源于对自己外形的的不自信,希望练就一身功夫防身、健体,在3年学习过程中,他除了练就自信,更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现在的他最大的梦想希望就是跟师父林存国一起,“争取推动武术成为2020年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林存国表示,中国功夫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他除了教给学生功夫,更想要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因为“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理解了中国文化才能真正学好中国功夫。“西方的小孩从小就成长在一个比较自由的环境里,不会特别注重礼数,可是在我这里,我就会特别要求他们尊师重道,看到老师和前辈,一定要行礼,要守规矩”,林存国认为,要让外国人真正了解和接受中国功夫和功夫电影,就必须将其中的中国文化解释清楚,让他们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技艺不是每个人都能学会,但是思想和理念是可以广泛传播的。
现在,林存国的学生有1000多人,来自世界各地。学习之余,林存国还会带着他的外国学生回到中国参加武术大赛和交流大会。随着影响力的扩大,林存国和他的学生也得到英国主流社会的认可和追捧。不仅多次参加鸽子广场的新年庆祝表演,还应邀在英国皇家马会、伦敦市长游行等大型活动上表演,让英国观众感受到中国功夫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