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习记者 林卉卉)“能把北京的祝福带到伦敦,把伦敦的认可传回北京,这是最让我感到自豪的。”广西桂林女孩贺康静是奥运会火炬手中唯一一位曾经在北京奥运会工作,又为伦敦奥组委服务的留英中国学生。 在去年8月,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伦敦奥组委的几名同事和她的同学不约而同地推荐贺康静为火炬手,并最终在可口可乐举办的火炬手征选活动中成功当选。 贺康静从中国科技大学毕业后来到英国深造,先是在剑桥大学获得了硕士学位,后来又在南安普顿大学攻读城市交通规划博士学位。她在攻读博士期间所研究的奥运交通课题是一项少人问津的领域。由于当时北京奥运会的筹备工作缺乏交通规划人才,贺康静被南安普顿大学特批休学,回到北京为奥运服务了两年。在为北京奥组委工作期间,时任的英国交通部部长和主管官员来学习观摩,就注意到了这个经常在现场忙碌的中国女孩。 得知贺康静在奥运会结束之后要返回英国继续深造,交通部的官员就当即向贺康静发出邀请,请她为伦敦奥运会担任兼职的交通服务高级顾问一职,为伦敦奥运会传授北京经验。因此,贺康静也成为第一名也是唯一的一名从北京奥组委聘请来的交通部的中国工作人员。 在今年奥运会举行期间,贺康静将担任更为重要的奥运媒体中心的交通主管一职,专门负责为奥运会的注册媒体提供不同级别的服务,这包括根据媒体人员的出行习惯进行人流流向的预测,并结合当地情况规划交通路线和区域,尽量用有限的资源提供更好的服务。 谈到北京和伦敦的交通规划有何不同时,贺康静说,伦敦的挑战比北京更大,因为伦敦的道路更窄,规划专用道更困难。但是伦敦也有自身的优势,因为它基础好,地铁路线完善,人口密度和场馆覆盖范围也小。 贺康静觉得在伦敦奥组委工作最大的感受是北京奥运会的经验被广泛获得认可,而她就是这一过程的最佳见证者。可口可乐公司赞助每位火炬手一个牌子,可以让亲朋好友举着给火炬手助威,贺康静的标语就是 “和我一起见证奥运”。 7月14日,贺康静就要在南安普顿的小镇Lyndhurst进行火炬传递了,对于体育不太好的贺康静而言,在接下来的2个月要“临时抱佛脚”,抽出时间跑跑步了。“我还想着放一个代表母校中国科技大学的装饰品在身上,如果能实现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