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黄七七)
2011年伦敦秋冬时装周于2月18至23日举行,作为世界四大时装周之一,这里除了汇集诸如Vivienne Westwood(薇薇安·韦斯特伍德)、Christopher Bailey(克里斯托弗·贝利)、Paul Smith(保罗·史密斯)等全球顶尖的设计师和他们的作品,更多的是正在寻找更加广阔发展机会的年轻的新锐设计师们。
没有此前纽约时装周上模特T台激吻的重口味场面,也没有能与纽约时装周相媲美的数量众多的大牌设计师。本届伦敦时装周,话题依旧还是集中在零号模特、英 国“第一夫人” Samantha Cameron (萨曼莎·卡梅伦)去看了哪几场秀,准王妃Kate Middleton(凯特·米德尔顿)喜欢的服装品牌身上,不过都是些老生常谈或者花边新闻。好在“朋克教母” Vivienne Westwood(薇薇安·韦斯特伍德)没有令我们失望,她为模特们设计的“不和谐”的油彩脸谱,给我们带来了一场精美绝伦的视觉盛宴;Charlie Le Mindu也带来了他的大鸟头饰和蕾丝防毒面罩,“人体时装”再次上演,观者无不目瞪口呆。而年轻的设计师们在设计风格上却一改往日,更讲究服装的实穿性,因为商业的压力,他们懂得了如何在创意和创收之间取得平衡。只是,我们不免担心,伦敦时装周“创意的温床”、“新锐实验室”、“疯狂服装之家”的头衔还能顶多久?
当然,伦敦对于玩时装的人来说,依旧还是一块肥沃的饲养田,它开放、它接纳度高,正如英国时装协会主席Harold Tillman(哈罗德·蒂尔曼)所说,时尚和音乐一样,无论你来自哪个国家,无论是英国人还是中国人,都可以来到伦敦时装周这个舞台上展示作品。在本届时装周上,我们看到了不少华裔设计师的身影,杜旸、陈劭彦、Tze Goh,他们带着自己的服装和野心跻身于伦敦时装周,并一天一天成长,越来越顺应英国时尚工业。
2011秋冬伦敦时装周期间,这里一共有65场T台走秀,45场时装沙龙和展示会,来自170位设计师的秋冬作品展示,5000名的观众……这是一个为英国带来数十亿利润的产业链,超过一亿的人被串联在了这条工业链上,从各路买家到记者、摄影师,从时尚潮人们到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