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患疾的状态,现代科学叫“亚健康”或“第三状态”,在中医学中称“未病”。
亚健康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最早是由前苏联学者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
所谓“亚健康状态”是指机体没有明确的疾病,但表现为疲劳多、生命活力降低、适应能力和反应能力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是由于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低下所致,是介于健康(第一状态)与疾病(第二状态)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也称为“机体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病前状态”、“亚临床期”、 “临床前期”、“潜病期”等。
而事实上,在中国的传统医学中,也早就有和“亚健康”类似的概念。在古代“疾”与“病”含义不同。
“疾”是指不易觉察的小病疾,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就会发展到可见的程度,便称为“病”。这种患疾的状态,现代科学叫“亚健康”或“第三状态”,在中医学中称“未病”。
“未病”不是无病,也不是可见的大病,按中医观点而论是身体已经出现了阴阳、气血、脏腑的不平衡状态。我们的祖先早就意识到,有了疾病除积极寻找除疾之法外,还积累了许多预防疾患的措施。但因为其表现复杂多样,国际上还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化诊断参数。
“亚健康”的常见表现
1.失眠或嗜睡;2.健忘;3.食欲不振;4.性欲低下;5.烦躁不安;6.抑郁或消沉;7.焦虑不安;8.疲乏无力;9.头晕、心悸、气短;10.大小便出问题;11.免疫功能下降。
其中疲劳是亚健康最典型的表现和主要标志,包括身体疲劳、心理疲劳、病理性疲劳以及综合性疲劳等等。医学界目前研究得比较广泛也比较成熟的是由美国医学家定名的一种慢性疲劳综合症(CFS),它是亚健康状态中最具代表性的病症。
疾病后果
亚健康是一种临界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虽然没有明确的疾病,但却出现精神活力和适应能力的下降,如果这种状态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非常容易引起心身疾病。包括:心理障碍、胃肠道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癌症、性功能下降,倦怠、注意力不集中、心情烦躁、失眠、消化功能不好、食欲不振、腹胀、心慌、胸闷、便秘、腹泻、感觉很疲惫,甚至有欲死的感觉。然而体格检查并无器官上的问题,所以主要是功能性的问题。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除了疲劳和不适,不会有生命危险。但如果碰到高度刺激,如熬夜、发脾气等应激状态下,很容易出现猝死,就是“过劳死”。
![]() | ![]() | 今日华闻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ihuawen.com 2010-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