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职场 / 创业三年后,他们从马德里搬到伦敦竟是因为……

创业三年后,他们从马德里搬到伦敦竟是因为……


编者按:根据2015年欧洲数字城市指数(digitalcityindex.eu)发布的报告,伦敦在支持科创城市的排名中高居榜首。可以说,伦敦是欧洲首屈一指的适合科技公司创业的城市。其国际化的人才、活跃的创业圈子及政府的政策支持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创业生态环境。对于外来的初创企业,究竟他们看上了伦敦哪一点?千里迢迢地跑来伦敦创业?本文作者采访了一位来自西班牙的企业家,在把整个公司从马德里搬来伦敦之后,他道出了个中原因。


伦敦的“硅谷环道”在短短几年之内成为这个老牌金融城市里的最抢手的创业者首选地


2010年,英国首相卡梅伦提出打造伦敦东部科技城的设想,此后便有了科技研发税务优惠、企业投资计划等一系列政策竞相出台,Intel、Google、Facebook等科技巨头也先后在伦敦设立了研发中心。根据《2016年伦敦创新公司报告》(London Startup Guide 2016),如今,在这一地区,活跃着4000多家科技创业公司、36家孵化器和加速器、70多个共享办公区……伦敦Old Street的“硅谷环道” (Silicon Roundabout)在短短几年之内成为这个老牌金融城市里的最抢手的创业者首选地。

尽管,欧洲范围内,柏林、巴黎、斯德哥尔摩这几个城市的创业生态圈也渐成气候,但将伦敦定位为欧洲科创中心的论调仍然不绝于耳。从政策到文化,从投资到人才,伦敦科技创业的优势逐渐在整个欧洲凸现出来。从马德里起家的科技创业公司——博树(Busuu)语言学习软件公司,甚至不惜大费周章地将整个公司搬来了伦敦,在其创始人Bernhard Niesner的眼里,伦敦这座城市对于初创企业有着很强的吸引力。


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在马德里待不住了

Busuu创始人Bernhard Niesner

2008年,博树在马德里成立,创立者是西班牙IE商学院的两位MBA毕业生。创业开始时,两位创始人都并没有注入太多战略思考,Bernhard戏谑地说:“我们觉得马德里天气不错,美食又多,周围还有很多朋友,在那里办个公司也不是个坏主意。”

由于当地相对低廉的物价和房价,加上博树对外部资金基本没有什么需求,这样的环境对处于创业初期的公司其实不无裨益。可到了创业的第三年,当公司发展达到一定规模,就开始屡屡触及瓶颈,这个城市低创业成本的红利开始逐渐消失,公司快速发展的状态与每况愈下的经济大环境的冲突越发明显。

2008年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相当严重的一年,此后几年,西班牙也经历了严重的经济衰退。国内经济环境不断恶化削弱了市场信心,紧缩政策的压力也导致国内需求疲软,城市系统瘫痪,游行不断。而在西班牙遭遇的最严重的问题,是居高不下的失业率,2011年,国家统计局官方记录的西班牙的失业率高达22.9%,高技术人才相继离开西班牙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国内人才质量严重下滑。而此时的博树却处在高速的发展过程中,人才需求迫在眉睫,可即便是在规模庞大失业大军中,博树也几乎找不到30多岁的、会说英文的iOS开发员,整个团队发展步履维艰。

提及马德里当时的创业生态,Bernhard长叹道:“2008年,在马德里建立的科技创业企业寥寥无几,没有足够的信息,也没有充足的投资,几乎没有创业生态可言。”现在即便在网上都可以查询到很多的创业信息和经验分享,但当时的博树,多半是自己摸着石头过河。同时,政府政策上也没有形成完善的系统,Bernhard作了一个简单比较,他曾试图在网上更改公司在马德里的注册地址,街道名称不变,仅将门牌号从10号改成15号,这一更改前后耗时整整几个星期,而与此大相径庭的是,公司之后在伦敦的网上注册,总共只花了半个小时。

如今的马德里,已是另外一幅景象。Bernhard也开玩笑说:“我们在西班牙的时候,刚好赶上最低谷的时期,我们一走,马德里的创业生态也好像开始慢慢建立起来。”近年来,马德里创投圈内的投资规模在逐渐增加,风投和天使投资都更加活跃, South Summit、4YFN等国际级的科技盛会更是为本地的初创企业吸引到了可观的境外投资。


尽管近年来,马德里创投圈的投资规模在增加,还是无法和伦敦相提并论

人才方面,根据Stackoverflow 2015年的数据,马德里的程序员数量高居全球第五,仅次于旧金山、伦敦、巴黎和莫斯科,而同时雇佣科技人才的成本却远低于伦敦、旧金山等创投生态较为成熟的城市。而政府也趁热打铁,推行了专门针对科技创业的Exit Tax等税费政策和贷款方案,初创企业的行政登记流程也大量简化,极大程度上鼓励了当地企业家的创业热情。Google Campus去年也在马德里建立起来……“博树有没有遗憾离开了马德里?”我问,“没有,即使是现在发展势头良好的马德里,也和伦敦不能同日而语。” 


很多城市只属于欧洲,而伦敦属于世界


在实地考察了伦敦、纽约、柏林、维也纳之后,2011年博树作了一个重大决定:将公司整个搬来伦敦。一方面考虑到伦敦国际化都市的特点与公司国际化业务的性质相契合,另一方面也在城市整体孵化水平、投资金额、退出数量等各种行业数据中锁定了伦敦这个欧洲目前最炙手可热的创业胜地。从给公司找办公室到给员工找住宿,200多个打包行李飘洋过海,整整半年公司业务大受影响。谈到这次搬迁,当年混乱的一幕都仿佛还历历在目,但Bernhard却斩钉截铁:“我很庆幸我们当年做了这个决定!”


博树伦敦办公室


首先,在马德里深受人才资源束缚的博树,到了伦敦,问题迎刃而解。根据伦敦科技城官网的数据,伦敦科技行业的从业人员多达150万,从科技产品的技术开发到商业运营,具有专业技能和经验的人才资源异常丰富。伦敦高校云集,也直接为科技行业输送着新鲜血液。

而伦敦有别于柏林、维也纳的一点,是其极高的国际化程度。根据Compass2015年全球创业生态系统排名报告(The Global Startup Ecosystem Ranking 2015)的数据显示,53%的外籍雇员比例使其成为全球人才资源最多样化的生态系统,这与科技创业高度成熟的旧金山、纽约相比也毫不逊色。不同的文化背景、语言能力,别说是在博树这样一个语言类科技产品为主打的公司,技术理念的开放性和和商业思维的多元化是任何一个科技创新企业发展都必不可少的元素。Bernhard也特别强调,伦敦的人才优势使其获益,因为他们不但给城市带来了多样性,作为异乡人也更有奋斗的野心和动力,这恰好是初创企业最基本的精神。

外来人口的发展为伦敦塑造了开放的城市生态,而这种包容性也直接作用于吸引更多的人才来此聚集。自2010年来,打造伦敦科技城这一概念提出之后,英国政府也在不断出台政策为科技创业企业提供支持。作为伦敦科技城评选出的Future Fifty成员公司,博树还有特殊的政策支持其招揽更适合公司发展的人才而不受签证的阻碍(“Future Fifty” 旨在从政策、平台、资金等方面支持入选英国B轮以上发展最快的50家科创企业的项目)。


“Future Fifty”是英国政府帮初创企业而设立的


此外,伦敦的创业圈子也是整个科技创业生态中的关键环节。Bernhard在采访过程中多次提到,一个由伦敦创业者和投资者组成的团体Ice List,成员间毫无保留地分享成败的经验和人际网络,为彼此提供法律、政策上的建议,由此建立起的信息的开放性是整个生态圈得以健康发展的重中之重,而在伦敦这样的团体、聚会其实数不胜数。“这个圈子就像一个足球联赛”,Bernhard补充道,“如果这个圈子里的团队都比我们强,比我们更成熟,甚至有独角兽出现,那我们可以学到的东西也就更多,发展也会更快。从这点上来看,伦敦的创业圈子比马德里更具备带领我们成长的条件。”

谈到这里,我忍不住将之前读到的一个质疑伦敦科技创投圈的理论拿出来和Bernhard讨论。“跟硅谷相比,由于伦敦退出案(企业不再需要融资)数量较少,少有独角兽出现,也没有诞生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科技巨头,因而这个圈子里的孵化器、加速器或者指导者是不是也相对缺乏经验来引领更成功的创业实践?”我问。“这个圈子,必定会有杂音和不成熟,所以我们在听取别人的意见的时候也需要用心地甄别。但这个创投圈的生态越发展,圈子越扩大,有越多的人参与进来,也就会有更多的科创企业进入到更成熟的阶段,才越有可能出现更成功的项目和企业,吸引更有经验的创业者和投资者,形成一个良性的发展态势,但这无疑需要时间。”作为一个科技创业城市,伦敦的发展比硅谷晚了几十年,我们不能要求伦敦具有硅谷所有成功的特质,但也不可否认伦敦创业生态的发展正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更加成熟。


在伦敦,与首相对话不是梦


伦敦高企的房价和物价给很多科技初创企业施予了不小的成本压力,也给想留住技术人才的公司出了难题。这些也是博树在搬来伦敦后陆续遇到的问题,但Bernhard说:“我们决定来伦敦的时候,并没有列出伦敦的50个优缺点来比较,我们预见得到一些成本上的劣势,但来了伦敦之后才意外地发现其实受益更多。”

这种益处,主要体现在英国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推动举措上。公司注册程序的简化,人才政策上的支持都是其中的一部分,此外还有更多政策直接活跃了伦敦创投圈的氛围,同时也为落户伦敦创业企业的国际化提供了发展的土壤。


英国首相卡梅伦提出打造伦敦东部科技城的设想


    除了针对初创企业的研发税务优惠政策(R&D Tax Credit)和降低企业所得税的政策(Patent Box Scheme),英国政府另一项真正让伦敦创投环境更加活跃的政策,即是颁布了EIS和SEIS两个为投资者提供税收优惠的投资计划,这两个计划大大刺激了城市高收入个体对初创企业高风险投资的热情,也强有力地推动了本地初创企业的股权融资活动(特别是初创期的种子轮、天使轮或A轮融资),而整个创业生态圈就由资本到行业再到文化完整形成一个相互牵引的生态闭环。就像Bernhard说的:“整个创业圈的投资气氛活跃起来了,世界级的投资人、企业家才会在此聚集。我们来到伦敦,得到了Mcgraw-Hill的战略投资;我们来到伦敦,也才有机会遇到了马云。”

   被选入Future Fifty之后,博树有机会直接与唐宁街联系,而创始人也有机会和卡梅伦以及其他政策制定者坐在一起,共同讨论创业企业真正的所需和诉求,这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多见。也正是这样的一个机会,Bernhard认识了马云,建立起与阿里巴巴的联系,发现了在中国市场更多的合作机会。

    对一个企业而言,这样的平台创造出更多商业发展的可能性,而对整个城市的创业生态而言,这样强有力的基础框架为这个城市创投系统中的每一个元素提供了与这个世界更紧密的连接。谈到对政府政策上的期待,Bernhard也提到了中国:“我们当然希望政府间有更紧密的合作,以支持伦敦的科技创业企业更顺利地进入中国市场。”实际上,我们也看到近年来两国在这方面的合作开始日趋紧密。在2016年年初,北京-伦敦科技周开始为双方的科创交流搭建平台,更多的中国科技企业如华为、阿里巴巴等也落户伦敦,中资对伦敦科技初创企业的投资也在屡创新高,实现两地科技项目与资本的对接。


Compass2015年全球创业生态系统排名

根据Compass2015年全球创业生态系统排名(不包括中国,韩国和日本),伦敦位居第六。传统金融经济确保的大规模资本、对境外风投的吸引力以及个体资本参与的活跃、高度国际化发展创造的人才优势、连接地缘和文化环境以及政府领头的科技创业的政策支持等等,都是这个城市的创业生态系统良性发展的优势条件,同时它也存在着创业成本过高、缺乏创新精神、本土业务市场小、成功案例少经验不足等各种缺陷和挑战。但诚如Bernhard所说,每个城市创业生态的发展都需要时间。而趁伦敦科技创业刚好处在高速的成长期,在这个生态系统内的企业也必定能得益于其带动共同成长。


Helen

曾经是新闻编辑室里码字的梦想家,如今在互联网公司做管理的小白领,常年穿梭于欧亚大陆间,一个无意间深入了科创行业内部的局外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最新加入

最新评论

dengbao20190516_126_com: twitter上有个人说去年十月美国已经有疫情了。https://twitter.com/_fuckyournorm/status/1241029757761982464 查看原文 06月12日 17:02
dengbao20190516_126_com: 《人在温哥华》报道称“死亡人数逼近9万 美卫生部长开始甩锅有色人种”https://info.vanpeople.com/?action-viewnews-catid-50-itemid-1075907 查看原文 06月12日 16:55
dengbao20190516_126_com: Infotagion媒体写了一篇关于“事实检查:COVID-19是由美国军事实验室制造的吗?”大家来看看吧https://infotagion.com/factcheck-was-covid-19-created-by-a-us-military-lab/ 查看原文 06月12日 16:47
amp13319216570_163_com: dfewfew 查看原文 04月17日 16:50
amp13319216570_163_com: 大国风范qqq 查看原文 04月16日 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