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中产阶级总是能迅速地把美国或者欧洲的生活方式搬回北京上海,无论是风一般突然袭来的早午餐(Brunch)还是Smoothie与下午茶。但在中国,如果你想吃到藜麦——一种可替代大米的健康主食,可选择的餐厅并不多,米有沙拉是其中之一。
沙拉这个细分品类,一年前在中国市场几乎是一片空白。直到米有沙拉的创始人王令凯第一次提出“以沙拉作为主食”这一概念,一时间风头无两,俘获了无数白领的心,不到两年的时间在全国开出了20家分店,它的面前仿佛是一片蓝海。
北大女放弃投行卖沙拉
澳洲肋眼牛排、秋葵、迷你胡萝卜、荷兰豆、甜菜根、黄椒、红藜麦、蘑菇、苦苣、混合生菜、落地球、芝麻菜、樱桃萝卜、石榴籽,以上是一份米有沙拉的“牛肋眼沙拉”配方。“吃起来比看起来还要好吃”——这是从大众点评上摘录下来的顾客评价。
米有沙拉创始人王令凯
谈起沙拉,许多人还停留在“小小一份”、“全是菜叶或者水果”、“减肥的人才会吃”的刻板印象里。不过,在欧洲,不论你走进以三明治为主打的简餐店还是美式汉堡店,菜单上总少不了作为主食的沙拉,量大,种类多,常常搭配鸡胸肉培根还有Couscous(北非小米),一份下去饱腹感强烈。
数年前,王令凯对沙拉也停留在刻板印象里。在朋友眼里,这位北大金融系的女生聪明,贪玩,天不怕地不怕。从大一开始,基本一学期有3个半月在学校找不到她,她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打工和旅游上,曾经一个人搭车去内蒙古,五次去西藏,经历无数次的塌方、泥石流,穿着单衣在海拔5000米的雪地里瑟瑟发抖,在下着冰雹的草原上和狼比速度。旅行让她看见世界,也认识了自己,原来她始终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人。
有一次穷游清迈,王令凯遇到一群人的恶意围攻,是一位新加坡男孩解救了她,并且请她吃沙拉压惊。她第一次见到五花八门的沙拉,第一次知道沙拉居然可以当主食,这颠覆了她的理念。沙拉已经从美国欧洲蔓延到亚洲等地,王令凯认为在中国开一家能做好一份优质沙拉的餐厅,将会是一桩好生意。
从投行离职后,她用了8个月的时间,走了7个国家,向顶级的厨师和餐厅学习沙拉的食材选择,沙拉酱的制作,开店的运营流程……在借鉴的基础上,她还研究了如何把国外的沙拉口味和中国食客的口味对接,争取做出的沙拉既有国外沙拉的优点,还兼顾本土化需求。
“很多西方国家的人一日三餐都吃沙拉,完全没有任何问题。关键在于沙拉的搭配。米有沙拉的每一份沙拉,都包含了十几二十种最新鲜的食材,经过营养学家精心的称重、配比、测算,完全符合人体一顿所需的营养,”王令凯还表示,“我们放在沙拉里的主食比米饭有营养多了,比如藜麦。这是联合国认证的唯一一种单体就能满足人体所有需求的植物。也许有人会感觉西方沙拉作为主食的原因是不产大米,殊不知长期食用大米会对肾脏造成负担。确实,西方人推崇‘平衡’的理念,只摄入符合人体所需的营养和能量,不让过剩的食物对人体造成负担。而米有沙拉最重要的理念就是搭配平衡,既不多也不少。”
米有沙拉的上海店面
米有沙拉从开业后的第一个月就开始盈利,这也造就了它一年开出20家分店的神话。王令凯的目标是希望大家想到沙拉时脑海冒出的就是米有沙拉,在同等价位中做到最好。“但目前离此目标还有一段距离的就是服务,因为受到服务工作人员人流量的影响,目前我们已经开始在这方面加强人员储备。”她补充。
中国人的口味在改变?
炸鱼薯条是英国国菜,但英国不单单只有炸鱼薯条,起码在Pret A Manger是这样的。这家连锁餐厅诞生于1986年的伦敦。创办者朱利安(Julian Metcalfe)和森克莱尔(Sinclair Beecham)是同窗校友。自2008年被私募股权公司Bridgepoint以3.45亿英镑收购以来,Pret A Manger在美国的几个城市以及巴黎和香港开出更多分店。在全球,Pret A Manger已经开出了376家分店,光是伦敦,就有187家门店,几乎遍地都是。2014年10月,这家店在上海K11开设了大陆首家分店。
餐厅名称“Pret a Manger”是由法文“prêt à manger”得来,英文翻译为“ready to eat”,意思为“即刻食用”。每家Pret A Manger都有数个巨型展示柜用于放置沙拉、三明治、热汤甚至是寿司等食物,消费者自取食物随后至柜台付账。据Pret A Manger介绍,为了保证食物新鲜,店内很多的设备是独家定制的,需要进口,例如食品展示柜。这种柜子有冷热两种,不仅可以保证食物在正确的温度上,也能很好的展示食物的形态。食品柜中的食物是Pret A Manger采取店内厨房的方式制作的,且都是当日店内制作,所以没有保鲜期,也不添加防腐剂。这些食物制作完毕之后会被放在展示柜中供消费者选择,每隔一段时间,店员会对部分商品进行补货。
Pret A Manger是英国十分受上班族欢迎的午餐选择
可堂食可外带,几乎没有等待时间,付钱即可享用。笔者身为Pret A Manger的忠实顾客,80%的工作午餐都靠其解决。同样的,许多英国白领由于没有时间安排午餐,也会追求在店内买些沙拉或者三明治回到电脑前继续工作。这是Pret A Manger开在写字楼附近的原因:高效,健康,快速。在进军上海之后,为了迎合当地人的口味,Pret A Manger推出了适应本土的麻辣小龙虾三明治,销量拔群。据悉,现在上海的门店约有80%的本地客人,20%的外国客人。
午餐的选择从煎饼果子转向薄卷饼,从炒菜转向三明治和沙拉,这意味着一部分中国人的口味在发生改变吗?这个问题或许可以从中国进口牛油果的数量中得到启发。
牛油果初进入中国时,有点让人排斥。“中国人吃的水果,要么酸甜,要么多汁,牛油果入口之后虽然软软的,却几乎没有什么味道,一开始很难被国人所接受”——一位在外资企业工作的北京白领告诉《华闻周刊》,但当初这个被她排斥的水果,如今已变成了她的早餐必备,因为“营养价值很高”。
据悉,中国的牛油果进口量在2011年只有3.18万公斤。而到了2014年,这一数字增加到近407万公斤。这两个来自中国海关信息网的数据佐证了牛油果在中国的流行。一个按照中国人的传统口味很难称得上好吃的水果,进口量却在4年里翻了127倍。它被广泛应用于三明治、沙拉和混合果汁之中,在大城市上班的白领们,几乎人人可以细数牛油果的种种营养价值,这也已经成为经销商在中国推广牛油果的卖点。
中国人的口味有没有改变,这个很难说,但牛油果与沙拉的流行,不得不说暗示着一种新趋势与新市场。
为白领做沙拉午餐
米有沙拉也好,有机餐厅也好,人均消费都在40-200元之间。对于工作午餐而言,算不上便宜,但别担心,有人愿意为其买单。
公司午餐是个很头疼的问题,至少笔者在国内时是如此。快餐是公司人的普遍选择,但永和大王的菜单几乎已经能背下来,小吃街上的生煎队伍排出20米,一眼看过去就没了耐性。偶尔找个正经餐厅点完菜,买完单,慢悠悠吃完,回到公司会被主管瞪到心里发毛。另外,白领在公司往往一坐就是一整天,如果再吃一肚子碳水油脂,那脂肪层下的腹肌真就要永不见天日了。在健身App风靡全国的今天,长出啤酒肚可真不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
木质餐椅与简洁、大方的装潢是米有沙拉的特点
主食沙拉一年前还是一个不确定的需求,但如今从米有沙拉蔓延全国的趋势来看,主食沙拉已经受到注重健康饮食的消费者的追捧,尤其是公司白领,越来越多的人将沙拉与简餐作为午餐选择。
王令凯并非没有竞争对手。在米有沙拉初获成功、一年开出20家分店之后,一时间专营沙拉的餐厅如雨后春笋般多了起来。最近几年,“性冷淡风”大行其道,素雅的木座椅,有机食材,咖啡机,几本Kinfolk(美国生活方式杂志)已成为小资餐厅的标配。不仅如此,来自欧洲的强敌如Pret也悄悄登陆了中国。
“我很开心越来越多的人做,这意味着有人和我们一起来教育市场,这会缩短沙拉被国人接受的时间。我一点不怕人抄袭。抄袭意味着我们做的好。我怕的是,99%的人,会把它抄袭坏。”
米有沙拉的用餐环境十分舒适
“我们所做的所有创新,绝不是玩创作。我可以百分百的说,这个行业里,我是最了解沙拉的。这是基于产品本质的创新,大多数人模仿表象模仿不到精髓,抄袭产品抄袭不到内涵。”
“这是为什么,很多顾客,尝了一圈后,最终跑回来跟我说,还是米有沙拉好。”
“对,徐小平老师叫我‘沙拉女王’。我觉得我担当的起。” 她自信地笑道。
“我相信最终中国人会接受这种传统意义上的‘不好吃’。而米有沙拉希望做‘沙拉界的星巴克’,”她很坚定,“就是一提到沙拉,就会想到米有沙拉。”
本文出自《华闻周刊》第201期精装杂志,订阅杂志
| 今日华闻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ihuawen.com 2010-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