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1月13日夜晚的巴黎,从当地时间10点左右开始一度笼罩在枪声和爆炸声的阴影中,事件发生之后,短短24小时,从最初媒体报道的“枪击事件”到“恐怖袭击”,再到BBC最新报道中将其称为“战争行为”,该事件中丧生的人数已逾百人,法国的警戒级别也升到最高级(Alpha Rouge),法国总统奥朗德(Holland)发表讲话,将此次袭击称为“史无前例的恐怖袭击”,这是巴黎继今年1月7日,《查理周刊》总部发生枪击案之后,在10个月内再次发生恐怖袭击事件。
为什么法国恐怖袭击事件频发?近十年来的强制同化政策和针对伊斯兰群体的立法是不是加深了法国的种族矛盾和文化冲突?来自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与法律学院的副教授、德国科隆大学访问学者何勇的这篇观察文章——《残忍背后的宣言》将为我们深度解读。
《华闻周刊》持续关注事件发展,微信公众号实时更新,华闻网深度观察。
残忍背后的宣言
○ 文 何勇
○编辑 唐唐
当地时间11月13日(周五)晚9点左右起,法国巴黎多处地点陆续发生爆炸、劫持、枪击事件,数百平民伤亡。这恐怕是911以来,针对西方社会发生的最为严重的恐怖袭击。14日凌晨,巴黎宣布进入紧急状态,说明该地区的安全情况已经恶劣如战时。
有媒体将2015年称为巴黎的“恐怖元年”。从年初开始,巴黎已不止一次在恐怖分子的重型武器下颤栗。1月7日,因《查理周刊》的政治漫画而引发恐怖袭击,手持冲锋枪和火箭弹发射器的极端分子闯入编辑办公室,杀害了包括总编在内的12人,持枪分子甚至还在城市中与警察周旋2天之久。8日和9日,巴黎又发生两起暴力袭击事件,造成5人死亡。
这一次的枪击事件,则以完全升级版的杀伤和烈度震惊国际社会。无诉求、不谈判、不留活口的单方面屠杀让人不寒而栗;自杀式爆炸、劫持、扫射、暗杀、巷战,——这些只存在于记忆和电影故事中的场景,今天在这个国际大都会轮番上演。据路透社消息,IS已经在官方声明中宣称对13日晚发生在巴黎的多起恐怖袭击负责。人们在惊魂稍定之后不禁要问,为什么要针对平民?为什么又是巴黎?!
恐怖分子一而再地选择巴黎作为其袭击目标,看似偶然,其实存在某种必然。从大环境说,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社会反恐行动进展得并不顺利。表面上看相关国家剿灭IS的战争如火如荼,战线不断推进,但是恐怖主义不但没有偃旗息鼓,反而以燎原之势四处蔓延。这不得不让人质疑国际社会打击恐怖组织措施的有效性。
实际上,恐怖主义虽然一直是当前国际社会的跗骨之癌,但何尝被真正重视过?乌克兰事件反映出欧洲首脑们的心腹大患是北方的强邻,而不是中东、西亚的“癣疥之疾”;又比如国际社会在叙利亚问题上的踟蹰不决,轻重难分,无法形成合力,结果放任恐怖组织坐大。更何况经济衰退、社会问题激化、移民蜂拥而至才是欧洲各国政府首当其冲的棘手问题,自顾尚且不暇,更无力去制定消除恐怖主义的长远计划。
相反的,由于缺乏有效和长远的抑制手段,恐怖和极端主义在本就矛盾重重的社会肌体之上迅速癌变蔓延。巴黎遭受的多次恐怖袭击,袭击者往往不是来自于境外,而是生于兹长于兹的法国公民。此次恐怖袭击者的真实身份尚待调查,但一月份袭击《查理周刊》的恐怖分子被查实,都是出生于法国的伊斯兰移民的后裔。
数据显示,法国现有约550万穆斯林,占法国总人口近10%,其中一半人拥有法国国籍。上世纪60年代,法国从原殖民地的北非国家引入大量穆斯林劳工,这些人后来大部分加入法国国籍。法国的种族矛盾和文化冲突由来已久,近十年来,强制同化政策和针对伊斯兰群体的立法不时引起穆斯林的反弹,《查理周刊》事件之后,种族对立更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这种社会环境成为恐怖主义和极端思想得以潜伏和生长的土壤,虽然极端分子数量有限,但是社会破坏力极大,遥控于域外山野,行动在京畿通衢将是当今恐怖活动的基本形态,执行恐怖行动的主干往往是本土的极端分子。如果没有这些人,我们很难想象远在千里之外的IS组织可以精密地在巴黎,在黑色星期五,在体育场、剧院、酒吧、餐厅、广场同时动手,酿成如许杀伤,制造如此动静。如此里应外合之下,巴黎完全就是一个没有设防,或者说,无法设防的城市。有分析指,1月的恐怖袭击不过是此次大规模恐袭的预演而已。
真正应该警觉的是恐怖组织在袭击行动背后的战略思维,可以预见,此次恐怖袭击将再度加剧法国社会的族群对立。恐怖分子将目标对准平民,表面上给人的感觉是残忍和无底线;其实并不是无的放矢,而是有意识地将恐怖和对立永久地播撒在人们心底,静等开花结果。所以,将恐怖分子及其组织仅仅看作是杀人不眨眼的暴徒,将消灭恐怖分子的肉体,占领恐怖组织的基地作为反恐行动的最终标的,无疑是头疼医头的短视之举。
不能因为沉浸于悲痛而忽视他们通过暴行而传递的宣言。他们所推行的极化的社会形态,极化的意识形态和极化的文化形态才是文明社会真正要面对的挑战,而这些原罪在他们播散的恐怖和极端情绪的催化下,随时会破茧而出。或者说,穆斯林群体被妖魔化,政治领域极端思想占据上风等等,才是恐怖分子真正想看到的结果。
美国“911”事件极大地改变了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的走向,甚至塑造了国际原油、黄金等市场的10年行情,直至本·拉登被击毙,基地组织陷入沉寂。基于法国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地位不能与美国相比,法国“11.13”恐袭或不能与“911”完全对比,但是,也极有可能成为一个欧洲的历史性节点。
从这个角度来说,巴黎暴恐事件不只是应变问题,更是战略问题;不只是军事问题,更是文化问题;考验的不是处置手段,反而是政治智慧。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
| 今日华闻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ihuawen.com 2010-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