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轻阅读 / 同一个柜,他们出了,我们却进去了

同一个柜,他们出了,我们却进去了


本文出自《华闻周刊》“同性恋”专题。

“我们不是妖怪”,这是出柜14年的蔡康永近日在谈论同性话题时说的一句话。在中国,同性恋已不是什么禁忌话题,但它似乎永远处在“一直被讨论,很难被接受”的境地。当两名同性手拉手走在街上,举止亲昵时,旁边的路人真的能视若无睹、淡然处之吗?


如果是在英国,或许可以。


6月27日是伦敦的Gay Pride同性恋大游行。这场伦敦一年一度最盛大的同性恋嘉年华将汇集全城、甚至全英国最妖娆、最帅气、最骄傲的同性恋男男女女。作为一名异性恋穿梭其中,你一定会感受到一种手足无措的“另类感”。英国现已不再纠结同性恋群体敢不敢站出来这个问题。2014年3月29日,英国同性婚姻法正式生效,同年8月,便有1409对同性恋人登记结婚。



我有一个朋友,毕业论文想以法国同性恋为选题,被国内导师立刻驳回,理由是这个话题“太前卫”。呵呵!不知道有多少人误以为同性恋是过于开放的老外和赶时髦年轻人搞出来的幺蛾子。而其实,同性之爱在中国自古就有。不仅有,相比西方历史上迫害同性恋的残忍,我们的老祖宗们的态度宽容得多。只是不知不觉,他们出柜了,我们却躲了起来。


中国的同性恋史始于何时?《商书·伊训》中将“比顽童”(男同行为)记为“乱风”之一。虽然是批判态度,但也证实了同性恋在中国历史悠久。到了周朝,人们开始注意起美男之色,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小鲜肉的颜值。民间诗歌中有不少描写。比如《周书》中的“美男破老,美女破居,武之毀也。”就是说这些美男美女们祸国殃民,可见君主们遇到的“美人关”可不仅限于美女。


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期崇尚男色的风气更加活跃,不仅君主纳男宠,下人勾搭君主的也不少。比如,后人常用“龙阳之好”来比喻同性恋,而龙阳其实是魏王的男宠。《战国策·魏策》记载,魏王带着龙阳君去钓鱼,龙阳君钓到了不少,本应高兴,结果这货却哭了。魏王忙问为什么,他回答:“我钓到第一条时满心欢喜,但钓到更大的鱼之后就想把第一条扔了。这就像现在我得宠,和你同床共枕,大家都敬畏我。但等有人给你献上了比我更美的人,你就会把我扔掉了。”于是,魏王下令,谁敢给他推荐新人,满门抄斩!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像什么“编席陪乘” “百年共枕树” “分桃之爱”……随便挑一个都是能拍成25集情感剧的同性故事。


到了汉朝,同性之风愈演愈烈,基本到了没有个基友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当过皇帝的份上。汉朝几乎每位皇帝都有男宠相伴,还光明正大的写入正史。传说刘邦曾被撞见在男宠籍孺腿上打瞌睡,他不仅不生气,还笑着安慰大家“别担心”。汉哀帝则宠幸颜值颇高的董贤。某日午睡时哀帝起身发现自己的袖子被董贤压着,为了不打扰他,便直接挥刀斩袖。


魏晋南北朝时期,同性之爱在民众间也普及开来。在此之前,文学作品中关于男风还遮遮掩掩,到这时候就直截了当了。其中代表作就有阮籍的《咏怀》。


咏怀
昔日繁华子,安陵与龙阳。
夭夭桃李花,灼灼有辉光。
悦怿若九春,馨折似秋霜。
流盻发姿媚,言笑吐芬芳。
携手等欢爱,宿昔同衣裳。
愿为双飞鸟,比翼共翱翔。

丹青着明誓,永世不相忘。


文中提到的安陵和龙阳都是历史上著名的男宠,“繁华子”就是指他们。全诗字字珠玑,句句深情,感人肺腑。


从唐朝到五代,男风渐渐平息,宋朝虽然同性恋不被宽容,但纯粹满足同性生理需求的男妓市场愈发活跃。北宋陶谷所著的《清异录》杂采隋唐至五代典故,其中有一段描述:“京师鬻色户将及万计。至于男子举体自货,进退恬然,遂成蜂窠巷陌,又不只烟月作坊也。”


随后元代男风又衰落下去,但接下来的明清则成了中国同性历史的最高峰。在明朝,两男的不仅可以成基友,还可以拜堂成亲,成为“契兄弟”或“契父子”。这个现象主要存在于闽南地区。两情相悦的双方结为“契兄弟”,其中提亲、聘礼和酒席一样不少。双方各自也会和女人结婚。“契兄”到了“契弟”家会被当女婿看待,“契弟”的生活费则要由“契兄”赞助。

清朝的李渔以自己的家庭生活为起点,写出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关于女同性恋的戏曲《怜香伴》。戏中两名女子私下拜堂成亲,为了相守,一起嫁给了同一个丈夫。


郑板桥则是“公开出柜”,称自己“酷嗜山水,又尤多余桃口齿及椒风弄儿之戏……” 余桃口齿及椒风弄儿之戏指的就是同性恋。清代著名诗人袁枚在晚年还收了年轻貌美的男秀才刘霞裳做学生,同吃同住,形影不离。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不仅讲鬼故事,对同性恋也有大量叙述,足以见当时人们对同性恋早已见怪不怪。


后来,洋枪洋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战争、文革、改革开放……在这个越来越文明的社会却越来越谈“同”色变。直到1994年,国内第一部讨论同性恋问题的学术出版物《同性爱》问世,1997年《刑法》废除流氓罪,同性恋非罪化,2001年,同性恋不再被认定为精神病。如今对于同性恋群体,中国政府“不支持,不禁止,不推动”。但这样的暧昧态度却带来了无数社会问题。有专家曾对大中城市、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男同性恋者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其中30%-35%的人有过强烈的自杀念头,67%的人感到“非常孤独”。同性恋者在中国,仍是一个徘徊在社会边缘的沉默群体。


今天的英国以“腐”闻名。因为英国社会对同性恋的宽容态度让这个群体不用遮遮掩掩,纷纷站出来,从而给了我们英国盛产同性恋的错觉。然而回顾历史,腐国不仅不腐,对于同性恋的残忍迫害远远超过了中国。


1102年,当宋朝的男妓们招蜂引蝶的时候,英国议会将男性间性行为视为犯罪。1327年,同性恋身份的国王爱德华二世被以酷刑处死。1533年,亨利八世通过法律,对男性间性行为判处死刑,这一法律一直保留到了1861年。从1806年到1861年,有8921名男性因同性恋被起诉,404人被判死刑,56人被最终处决。1861年后,死刑改为10年至无期徒刑的监禁。

在19世纪的英国虽然同性恋被视为犯罪,却阻挡不了同性之爱的盛行,尤其是在上流社会中。著名诗人王尔德与同性恋人道格拉斯的亲密关系在当时被视为“极其伤风败俗”的行为,遭到对方父亲的公然指责。王尔德以败坏名誉的理由提起上诉,却被反告曾“与其他男性发生有伤风化的行为”,最终被判2年苦役。

20世纪初,伦敦开始出现了同性恋酒吧和咖啡厅。当时的研究报告指出,在英国有4%的男性和2%的是同性恋者。但这并不意味着同性恋成了被英国社会所接受的行为。1952年,伦敦警察局长John Nott-Bower开始对同性恋进行大规模打击。便衣警察们通过“钓鱼执法”,在50年代初期平均每年将1000名同性恋者送入监狱。而天才图灵的悲剧正是在这时候发生的。


被誉为“计算机科学之父”的图灵提出了“图灵机”“图灵测试”等重要概念,在二战时期协助军方破解了德国的密码系统。历史学家认为,他让二战提早了2年结束,拯救了至少2000万人的生命。然而,这位天才却在1952年因同性恋倾向被起诉,为了继续科学研究,被迫接受了化学阉割。2年后他服毒自杀,留下一只用氰化物浸染的苹果。


1957年,Wolfenden爵士向英国政府提交报告,指出同性恋行为不应被视为犯罪。而60年代的民调显示,英国高达93%的民众认为同性恋是一种病,需要药物治疗。


终于,在1967年,英格兰和威尔士通过法律将同性恋“去罪化”。随后,同性恋权益组织先后建立起来,声援活动也日益活跃,包括越来越盛大的同性恋游行。2005年,政府通过法案,允许同性情侣缔结民事伴侣关系。2013年,同性伴侣婚姻法通过。

明天,成千上万的同性恋者将骄傲地走上伦敦街头,举着彩虹旗、亮着大长腿、晒着腹肌。活动结束之后,他们也能坦然地牵手回家。而此时在中国,还有千千万万的同性恋者躲在柜子里,一旦跨出,他们将面临的是异样的眼光,父母的反对,还有社会和职场的排斥。于是,我们又有了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同性恋问题:同妻。


李银河形容中国同性恋问题时“起了大早,赶了晚集”。我们显然不能回头效仿古人,也无法立刻赶上西方的步伐。但如果能在情感这个本就不理智的问题上多一点点理解和包容,或许这个社会中的伤害就会减少很多。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最新加入

最新评论

dengbao20190516_126_com: twitter上有个人说去年十月美国已经有疫情了。https://twitter.com/_fuckyournorm/status/1241029757761982464 查看原文 06月12日 17:02
dengbao20190516_126_com: 《人在温哥华》报道称“死亡人数逼近9万 美卫生部长开始甩锅有色人种”https://info.vanpeople.com/?action-viewnews-catid-50-itemid-1075907 查看原文 06月12日 16:55
dengbao20190516_126_com: Infotagion媒体写了一篇关于“事实检查:COVID-19是由美国军事实验室制造的吗?”大家来看看吧https://infotagion.com/factcheck-was-covid-19-created-by-a-us-military-lab/ 查看原文 06月12日 16:47
amp13319216570_163_com: dfewfew 查看原文 04月17日 16:50
amp13319216570_163_com: 大国风范qqq 查看原文 04月16日 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