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画画的时候不想被人打扰,我那点体力只够画画,没有力气说话,画完又得把画布运回画廊里,累得连打电话的力气都没有。”
为了找到刘小东,我跑了伦敦Marylebone的三个地方。
先去了一个叫“Perseverance”的酒吧,听说刘小东在这里现场作画,去了以后,侍者告诉我,刘小东已经到一个叫“Chapel Pub”(小礼拜堂)的酒吧去画了。到了Chapel Pub,酒保又说,刘小东已经画完离开了,他画完的画应该存放在附近的Lisson Gallery(利森画廊)。于是我又辗转到了Lisson Gallery,工作人员告诉我,刘小东已经回中国去了,我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等等,我可以留张纸条给他!”已经精疲力竭的我想了个最原始的办法,满怀希望地写下满满半张纸,希望能和刘小东取得联系。
那是八月上旬的事。
9月25日,在刘小东英国首个个展“Half Street”(半条街)开幕前两天,我终于见到了这位画家。
刘小东到底是何许人?
他被国内国外的评论家们称为“中国最重要的画家”,也有人称他是“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视觉艺术家之一”。
陈丹青评价他说:“我可以非常有把握地说,世界范围内,画人物那么好、那么有力量,我看不出(除了刘小东)现在活着的还有谁。”
贾樟柯拿下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的电影《三峡好人》,就是2005年在三峡给刘小东拍纪录片《东》时萌发的。
2006年,刘小东的《三峡新移民》以2200万元创下中国当代艺术拍卖最高纪录。2008年,他的另一幅
“三峡”作品《温床》又拍出了5712万元的“天价”。
……
可是眼前的刘小东,很难和前面那些牛气的描述联系在一起。和很多“桀骜不逊”的艺术家不同,刘小东谈吐温文尔雅,穿着深蓝色V领长袖T恤,一件毛衣随意地搭在肩上,除了黑框眼镜带着艺术家的影子,其他基本和普通人无异。看到陌生人时,刘小东那双深邃的眼睛会睁得很大,从镜片后透出锐利的目光。
“我收到你的留言了,但是我真的没时间回复你,我画完实在是太累了,累得瘫倒在地上。我在伦敦的时候,每天在酒吧画画,从中午一点画到下午五六点,这时候店里没这么多人,我得争分夺秒地画,一点喘息的机会都没有。”
刘小东顿了顿,咳了两声,继续说:“我画画的时候不想被人打扰,我那点体力只够画画,没有力气说话,画完又得把画布运回画廊里,累得连打电话的力气都没有。”说完刘小东又继续咳,他举起一直捧在手里的杯子,喝了口水。咳嗽是刘小东长期抽烟落下的病根,“抽了三十多年了,一下戒不了。”
刘小东在利森画廊作画
从7月15日到8月29日这六周,刘小东一直断断续续留在伦敦,在利森画廊半条街的范围里,他选取了三个酒吧和餐厅作为创作地点,现场作画。一家就是我第一次去的Perseverance酒吧,刘小东叫它“绿酒吧”,第二个就是我稍后去的Chapel Pub,刘小东叫它“白酒吧”,还有就是一家是可以抽水烟的埃及餐厅。
刘小东是出了名的没有工作室的画家,他的工作室就是现场。他到新疆和田画挖玉人,到甘肃画马贩子,到北川画地震灾民,甚至到曼谷画性工作者,都是在现场。刘小东去年在奥地利的小镇Eisenerz(艾森艾尔茨)作画,几乎都是在室外,“我每天最大的愿望就是乞求老天爷‘给脸’不要下雨。”
有人说,刘小东画的“大都是历史的匿名者,他们是人群中的人。”刘小东说:“我从来没有把人分为社会底层人还是上层人,我选的作画对象当然有我的考虑,但是我想留给观众自己思考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想刘小东为什么画这些人。”
刘小东的画布被搬进伦敦Marylebone的Chapel Pub
刘小东为何要选择这三家酒吧作画?“我判断一个事物通常都很快,首先是一个空间大小能满足我作画的需求,我的画布很大,是2.25米乘2米的,至少要能把我的画布搬进去。然后环境要能刺激我画画的欲望,比如一个绿墙一个白墙,会很有趣。我再去发现人物在这里的活动很有意思,他们会走来走去,我会挑选最有意思的一刻,画下来。”刘小东在画“绿酒吧”时,为了抓住他觉得“最有意思”的一刻,会照一些照片来作参考,甚至画上十几张草图,从中找到他最满意的一刻,他还有每天记日记的习惯,写上几百字的随笔,记录下当时的心情和被画人的背景。
刘小东对画画有种饥渴,对画布的饥渴,对颜料的饥渴,还有对现场的饥渴。刘小东在2013年7月22日的创作日记中写道:
“终于落实了,The Perseverance饭馆终于同意我画了……我像饿坏了的人很想饱餐一顿那样马上就要画他们。但是做画布需要时间,估计大后天就可以开工了……。我非常非常期待下两家饭馆同意,那将是非常非常激动人心的事。”
那么,刘小东是如何说服被画者让他画的?“说服?我从来不用说服。和他们在一起,也许第一分钟生一点,第二分钟就熟了。”对刘小东来说,语言是很无力的,形体是最有利的。
“不要问问题,和他们一起生活,跟随他们的生活步伐,他们就把你当自己人,自然而然就会展露他们的生活。你再在他们的生活里选择你喜欢的瞬间就好了。”
刘小东还有一个法宝是“床垫”,在三峡画11位民工的时候,他买了一张床垫,一些民工就坐在床垫上打牌。而在曼谷时,他又买了一张床垫,这次是画11位性工作者。“画她们很自然。她们在酒吧里陪人喝酒,有时也出台。晚上工作,下午有时在我画画的时候就睡着了(笑)。她们的肉体很真实,很质感,不像模特是经过训练的。我画的这些男人和女人都是想用肉体换好一点的生活。”
刘小东作品《绿酒吧》
刘小东不只在作画时和被画对象有交流,他还会真正走入被画者的生活中,到他们的家里,观察他们的日常生活。“绿酒吧”的主人是一对夫妇,妻子是老板,是个美国人,丈夫是大厨,像南美洲人,刘小东画了他们随意地靠在酒吧吧台上的肖像,吧台上还趴着一条大狗,那是他们的宠物。
“这个女主人很有意思,出生于一个很大的家庭,一到家庭聚会就有三十来号亲戚。”刘小东和他们一起吃晚餐,一起抽烟,还一起遛狗。“我和他们在一起,也不需要多说什么,人和人待一段时间就好了。你不要把自己当回事儿,人家就不会把你当客人,而是把你当朋友。”
刘小东画作中的人,总是处在一种很“舒服”的状态,他们或站或坐,或躺或倚,以一种不极端,不愤然,不爆发和不沉思的状态出现。刘小东以自己的感觉,抓住了他们喜怒哀乐的片刻,他们的小小烦恼,小小满足和小小欢乐。刘小东没有画某个大笑或某个激情的巅峰时刻,相反,他保留了这些人的常态。
在这次展览上,刘小东还首次应用了相片绘画,就是在照片上作画,这产生了一种奇异的效果,你会看到在同样一幅画中,一条大狗趴在一张大床上,也许空间都是相片,可是狗却是画上去的,但是两者却和谐地“相处着”,没有一丝突兀。
“我到了世界这么多地方,我从没觉得哪很陌生。对艺术家来说,国界是很可笑的。语言不通,文化差异,这都不是问题,人和人的交往是超越国界的。你和人交往的时候会忘记他是英国人还是埃及人。”
2012年5月,刘小东来到奥地利小镇Eisenerz,这里曾经是欧洲最大的铁矿石产地,如今,镇子里只剩千人,是一座美丽的鬼城。这和刘小东的家乡——辽宁金城很像,一个以造纸厂为中心的东北小镇。在那里,几十年前,高耸屹立的烟囱冒出滚滚的浓烟,工厂上下班时人头攒动,也曾繁华一时。如今,只剩下废弃的工厂,新冒出来的楼房和街道改变着小镇本来面貌。
刘小东告诉我,对他来说,世界就是一个球,这个国度和那个国度并没有很大区别,他总能在陌生的城市里和陌生人身上找到熟悉的地方,然后从这里下笔,去描绘这个世界发生的变迁。
刘小东作品《埃及饭店》
你甚至可以在刘小东的画中看到最新的世界局势。在这次伦敦的首展,有一幅巨幅画画的是一个埃及餐馆。空荡荡的大厅里空无一人,中间是一个空桌子和四张空椅子,地上摆着一壶水烟,天花板上挂着华丽的枝型吊灯,这是刘小东极少数没有人出现的画作。“这主要是想反映埃及现在的政治局势很乱,人们都上街游行去了,家里都没有人。人们都不知道埃及未来的局势是怎么样的,一种未知的感觉。”而在他的另一幅小画里,画的就是餐馆里播放着一个埃及电视台截屏的画面,一个男子在街上狂奔,画面中有着斑斑血迹。
刘小东在利森画廊创作《白酒吧》
著名哲学研究者、批评家汪民安是这么评价刘小东的:“如果后世的人们要从绘画中去了解20世纪末期的中国人的生活状态的话,刘小东的作品毫无疑问是最重要的窗口。”当社会上发生大事时,记者是第一个冲到现场做报道的,而作为刘小东这样的艺术家,他们不会在第一时间冲到现场,而是一点点地用画笔记录下这个历史时刻,用艺术去凝固这个历史的瞬间。突然觉得刘小东和我有一些共同点。
刘小东在7月30日的伦敦创作手记中写道:“昨天有记者问我这样画的目标或者目的是什么,我还真的没想好,没什么目的,只是以此度过生命吧。回来一想,还真是个大问题。如果严肃的说,我觉得艺术家应该参与社会的进程,艺术教育也应该走在社会的前沿,用艺术品讲话。”
刘小东会在画作中加入自己的思想和经历,比如有一幅画画的是“绿酒吧”的厨房,刘小东画了酒吧女主人逝去的父亲像鬼魂一样出现,“我去她家的时候,我就知道她父亲去世了,在她家里,我看到他父亲的照片,于是我就把他画上去了。”而这个想法源于刘小东自己逝去的父亲。“因为我觉得死去的人会肚子饿的,会偷偷地跑到厨房吃东西。如果我没有这段经历,我是不会把他父亲画上去的。” 刘小东说,“我对不一样的生活没什么兴趣,我就是画一样的生活,我画的不是伦敦人的生活,我在画我自己。”
(摄影 孙语晨)
刘小东半条街(Half Street)画展展览信息
◆地点:Lisson Gallery,52-54Bell Street,
London,NW1 5DA
◆时间:9月27日-11月2日
◆网站查询:www.lissongallery.com
| 今日华闻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ihuawen.com 2010-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