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迄今中国企业参与的并购总金额达846亿美元,共计1,468宗,较去年同期824亿美元上升2.6%。
汤森路透集团最新报告显示,2012年至今,中国并购活动占到亚洲地区总额的38.4%,仅次于美国,维持全球第二大的并购市场,中国的交易金额占全球总量的8.7%,去年同期为6.2。 期间,材料、高科技与能源电力相关企业仍是中国并购的三大主要行业,三者合计占总并购额的56.4%(478亿美元),共计580项交易。同时,必需消费品相关并购增长最多,较去年同期的16亿美元大涨180%。 数据并显示,国内并购占到所有中国并购市场金额的67%,达571亿美元,共1,071项交易,因高科技和材料行业的并购交易持续增长。 海外企业收购中国资产的交易量则大幅减少,海外入境并购较去年同期的202亿美元下降54.2%,迄今金额92.5亿美元。行业方面,报告指出,今年的互联网相关并购案大幅增加,金额跃升至109亿美元,达十年来同期互联网并购的最高水平,归功于阿里巴巴私有化、优酷收购土豆、及阿里巴巴斥资71亿美元回购部分股份等大型交易。去年同期,该行业仅有23亿美元的并购交易。从对外收购的角度来看,能源与电力行业的对外并购比去年同期增长15%,反映长期以来的能源需求。 “意外的是第二季成长最高的是媒体娱乐与电信产业,主要原因归功于两大交易:中企大连万达以26亿美元收购美国AMC影院公司,以及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收购香港的中国联通电信,”报告称。 另外,从地区看,美国仍是中企跨境收购的最大目标市场,目前总计20项并购案例金额达53亿美元。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现为中国并购 交易财务顾问排名的榜首,共计六项并购交易,金额达159亿美元。 另外,报告也关注中国主权基金的投资动向。有关外储投资策略的调整,从中投公司董事长楼继伟月初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亦可见中国主权基金的海外投资并购趋势。 楼继伟表示,由于欧洲债券风险过高,收益相对较低,中投公司已经减持了欧洲债券和股票的持有。他同时表示,中投公司不大可能投资欧元区共同债券,公司未来会关注欧洲的私募股权以及对欧洲的直接投资,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等。在其看来,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在短期内能够让世界经济走出危机,从长期看则能保证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