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巨额储蓄资金转战资本市场 理财产品受追捧威胁中资银行业

巨额储蓄资金转战资本市场 理财产品受追捧威胁中资银行业


中国储户日益将资金从传统的银行存款向回报更高的理财产品转移,这一趋势给中国的银行系统带来了新的风险。 理财产品的激增已经开始给中国部分银行造成问题。截至今年4月份的一年,存款增长率已降至20世纪90年代末有数据以来的最低水平。 分析师和监管机构担心,理财产品的大量出现可能会给中资银行构成财务压力。这些理财产品将多种短期投资工具兼收并蓄,其中包括债券、货币市场基金和其它证券。中资银行在进行营销时将这些理财产品定位为存款的低风险替代品,同时兼具回报更高的优势。理财产品规模大涨 惠誉国际评级(Fitch Ratings)的计算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理财产品的规模超过人民币10.4万亿元,这大致相当于中资银行存款总额的12%。2010年底,理财产品的总量为人民币4.4万亿元,大致相当于银行存款总量的6%。而2009年底这一数字只有人民币2.3万亿元,相 当于银行存款总量的3.8%。由此可见,理财产品的规模出现了大幅上升。分析师说,对银行而言潜在风险在于,银行将理财产品的销售所得投资到期限长于理财产品自身的证券中。 在正常情况下,当理财产品到期时,银行或是说服客户续期,或是利用新产品的销售所得支付客户的到期收益。但如果客户对新的理财产品的需求下降导致银行没有足够的资金向客户支付已到期收益,那么上述策略可能会适得其反。储蓄资金转战投资市场

惠誉国际评级中资银行评级主管朱夏莲(Charlene Chu)说,中资银行的偿付能力可能会出现严重问题。任何可能降低投资者对理财产品需求的因素都是风险的来源,其中包括股市反弹这样的良性因素,因为这会吸引储户将资金从理财产品转移至股市。 银行现在发行的期限在一至六个月的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大约为4.5%,远高于中国央行设定的三个月2.85%的存款利率和六个月3.05%的存款利率。中资银行向储户提供的存款利率不得高于中国央行设定的基准利率的1.1倍。 银行理财产品主要投向债券、回购协议和银行同业贷款。部分资金则借给企业。在数据提供商普益财富(Cnbenefit)的分析师曾云交看来,借给企业的这部分资金所占比重可能在上升。 中资银行将募集的所有资金放到一个资金池中,而不是单独管理每一款理财产品。银行会在它们认为存在合适投资机会时将这些资金进行投资。将所有资金放到一起管理意味着资金池中的现金流不仅来自投资收益,同时来自新产品的销售所得。 银行利用新产品的销售所得向那些赎回产品的客户支付收益。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银行必须投资长期资产以获得其承诺客户的投资收益,且银行无法承受每当一只理财产品到期时客户变现导致其投资资金短缺的情况。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曾去年7月份发给银行的一则通知说,“(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持续攀升引发银行间恶性竞争”。这则通知同年11月公布在银监会网站上。通知警告银行不要“追求理财规模过快增长而忽视业务发展的审慎稳健等”。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加入

最新评论

dengbao20190516_126_com: twitter上有个人说去年十月美国已经有疫情了。https://twitter.com/_fuckyournorm/status/1241029757761982464 查看原文 06月12日 17:02
dengbao20190516_126_com: 《人在温哥华》报道称“死亡人数逼近9万 美卫生部长开始甩锅有色人种”https://info.vanpeople.com/?action-viewnews-catid-50-itemid-1075907 查看原文 06月12日 16:55
dengbao20190516_126_com: Infotagion媒体写了一篇关于“事实检查:COVID-19是由美国军事实验室制造的吗?”大家来看看吧https://infotagion.com/factcheck-was-covid-19-created-by-a-us-military-lab/ 查看原文 06月12日 16:47
amp13319216570_163_com: dfewfew 查看原文 04月17日 16:50
amp13319216570_163_com: 大国风范qqq 查看原文 04月16日 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