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各大银行已采取措施,以保护自己免受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崩溃的风险。这意味着银行能够在某些情况下延缓付款,并以美元结算交易。
已经采取的措施之一是,由世界各地近1万家银行运行的全球支付系统Swift本周实施了一套机制,即便在离岸人民币市场完全失去流动性的情况下,这种机制也将使成员机构能够在相互之间完成交易。
这些举动显示,尽管银行家们把人民币国际化视为一个重大机遇,但他们也看到了一个风险:即规模较小、但增长迅速的离岸人民币市场有可能运转不畅。
按照新的机制,使用Swift网络处理衍生品交易和外汇市场及货币市场交易的银行,可订立条款,指定它们的离岸人民币交易须遵守特别的“中断事件协定”。
由国际互换和衍生工具协会(ISDA)拟定的这项协定,使银行有权在离岸人民币市场“失去流动性”、 “不可兑换”或“不可转移”的情况下,延缓付款,并以美元(而非人民币)结算他们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