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乳业“大整顿”限期已过。浙江、云南、广东等地质检部门近日纷纷公布审核情况,有的地区乳企淘汰率达到一半。
据《新京报》报道,近日,多名业内专家指出,目前这项工作已经到达尾声,预计国内会有20%至25%的乳企被淘汰出局。
去年11月4日,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要求现行所有获得乳制品及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的企业,应在2010年年底前重新申请生产许可证。今年2月底,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将时间延长到3月31日。
根据新规定,乳制品生产企业必须配备相应检测设备,对三聚氰胺和食品添加剂等64项指标进行自检。凡未重新获得生产许可的,依法停止生产乳制品及婴幼儿配方乳粉等产品。
据新华社报道,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4月1日公布,浙江省内原有的35家乳制品企业中,有11家浙江乳制品企业由于新的准入条件提高而主动放弃申请。有5家企业重新审核后,由于厂房布局和生产设施达不到要求被撤销生产许可证。
从4月1日开始,云南省仅有三成左右的企业获得乳制品生产许可证。另据报道,厦门乳企6家,仅2家通过审核“大考”;青岛乳制品企业重新审核,半数企业停产。
截至3月31日,广东省获得乳制品生产许可的企业仅有26家,而根据奶业协会透露,全省共有乳企51家。截至3月30日,北京市已有26家乳制品企业通过了生产许可条件重新审核。据了解,北京本地有35家乳制品企业。